工作在辽宁单位在沈阳,天津市常来常往,总院在天津有分院,最早去天津出个差是1988年,入住在解放大街一旅馆,为着方便逛街,特意蓄意用意就是为了逛街。出公差工作归工作,稍带济私逛街归逛街。12月时值大冬天,同事我们俩女士,逛商店看衣服买毛衫,营业员热心帮忙挑选,期间他不住的叫我们“大姐看看这件!大姐看看那件!”同事俩人,我30出头她20刚过,那店员四、五十岁,对着我俩左一个大姐右一个大姐。出了商店进饭店“大姐,吃点啥,我们这包子好吃。”我和同事顾不上吃包子,吃惊,那大姨叫我俩左一声大姐右又一声。此行天津公干私干四天里,方知“大姐”是天津地方对女士的统称,就是礼貌待见女人。以后多次N次到天津,再逛商店再进饭店,不等人家叫大姐,居然自己热络着“来来来,给大姐来这个,大姐我要那个。”而今想来到也有些趣意。
妹妹,南方一些地方和天津反着来,都叫妹妹,上海这里喊起来左一声妹妹右一声妹妹,妹妹就是对女子称谓。10多年前到上海被叫妹妹也不太适应,以后也习惯我也称人家妹妹,如今自己早已是阿姨级别了,但是我称比我小辈的与我同辈女子,相熟不相熟都叫她们妹妹。
在东北不叫大姐也不叫妹妹,我们不分男不分女,就叫“哥们”!我和我的朋友青,话长话短事大事小,开口就是“哥们”,我俩夫人身,那也是哥们。哥们情义大,哥们好说话。
姐姐、妹妹、哥们,交流称谓入乡随俗,礼貌源自善良善意。
人与人之间,和气待人善良交往,哪怕心存芥蒂,也不要凶巴巴的。生有良善之心,长有热情之嘴,做事有德,行为有品,也是风水,是一个人好的风水。
刚才10点多,楼上邻居妹妹送来一丫蛋糕,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对我说“这个东东不常吃,给阿姨,您借光吃上一回。”看过她朋友圈,今天是她生日,蛋糕是为庆生。今年40岁的妹妹,祝愿生日快乐!妹妹天天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