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话•2014

(2014-08-08 17:48:58)
标签:

对话

分类: 学术

201486日至9日,由《档案学通讯》杂志社、《中国档案》杂志社和《档案学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档案职业发展论坛”在昆明召开。会议在听取了《中国档案职业状况分析》、《<中国档案>见证新中国档案事业》、《新时期对档案职业的要求与挑战》等三个学术报告,并就档案的“法制与标准”、“职业状况”、“职业责任与风采”、“数字化生存”和“资源建设”等五个专题进行了广泛地讨论,而“对话”则是贯穿论坛始终的主题。

对话•2014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围绕着包括职业主体、职业形态、职业价值、职业技能、职业方向、职业法规等档案职业的讨论日渐成为档案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并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这就为举办“中国档案职业发展论坛”,为档案学界和业界提供一个高起点、大范围、多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推进档案职业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推动档案职业的现代化,提供了可能。

在我国199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将社会职业划分为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商业与服务业人员;农林牧渔生产人员;生产、运输及有关人员;军队人员;其他人员。档案业务人员被归属于第2大类(专业技术人员)、第12中类(新闻出版、文化工作人员)、第6小类(图书资料、档案业务人员),档案职业的代码为:2120602。自此,档案职业已经明确列为社会职业之一。按照社会职业的要求对档案工作进行规范和管理,对档案人员的职业生涯进行设计,无疑是对习惯了按照领导意图和“中心工作”运作的档案工作的一次空前的挑战。如何应对新的发展环境,如何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不仅需要业界的经验积累和升华,而且需要学界的智慧和参与。

然而,在相当长的时段里,我国档案的业界和学界基本上处于隔空喊话,甚至是各说各话的状态。虽然大家也会看到在业界项目论证时出现的一些学者,在院校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出现档案馆员,但明眼人都清楚活动的主体和“后者”的分量。说到底,这不过是一种浅层次交流,不是在同一平台上的平等对话。因此,也只能收到“年复一年,山河依旧”的效果。更为严重的是,这种长此以往的浅尝辄止会毒化双方的交流热情,降低各自的期望值,最终使本该成为有效手段的合作,不仅沦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双方的隔膜。

实际上,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档案业界还是学界,都不过是在同一条渡轮上的伙伴。只有相互合作,才能共度时艰。而真正的合作需要充分的理解,真正的理解需要平等的对话。在“平等的的话”中,有谁会在意“你大我小、你输我赢”呢?我们既然已经坐在了一起,就应该珍惜这种“百年修得同船渡”的机遇,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档案职业的未来,去摒弃前嫌、共同提高。

   愿我们这次“中国档案职业发展论坛”成为档案业界和学界交流、对话、合作的良好开端。    
对话•20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