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门记
(2010-03-18 20:11:10)
标签:
电子文件读报节目日记局长韩峰杂谈 |
分类: 社会 |
近半个月以来,我处于一种近乎疯狂的论文阅读状态。虽然还没有达到“疯狂死”的境界,但是用天昏地暗、头蒙眼花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就在这不经意之间,外面的世界下雪了,刮风了,小草、小树要发芽了,有位局长陷入“日记门”了……
自然界也许就是这么“无情”,它无情地告别了过去的时光,还无情地将公民韩寒和某市政协前主席所赞誉的韩峰局长诉诸了法律。当然,就在我“天昏地暗、头蒙眼花”期间,有关韩峰局长“日记门”的文字已经可以编写一部大百科全书了——没有你想不到的,只有你不知道的!因此,今后似乎任何关于“日记门”的文字都基本上属于“嚼人家吃过的馍”,或者属于没话找话的范畴——说白了,现在大家也只剩下欣赏“日记”的权利了。
研究我们这个学科的人都知道,这个学科有一个光荣的学术传统,就是当别人说的时候我们慢半拍,当别人都不说了的时候我们还在说,而且大有“坚持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之势。这不,看眼着别人都撤了,剩下这么大的“门”如果我们不去“填补空白”真是有点辜负了上苍创造了DAX——既然天降如此大任于我们的学科,我们再不说点什么,那就太对不起观众了——
“竹板这么一打呀,咱别的先不夸,单说说韩局长的日记是怎么‘泄露’的。是怎么‘泄露’的?怎么‘泄露’的?上网那么一看,大家就知道啦!大姐您别笑,咱不是逗您呐;小妹你不信,回家问妈妈……”
好了咱们不开玩笑了,从“韩峰局长日记门”事件当中,按照我们学科的角度观察,恐怕有一个“电子文件的安全性和真实性问题”被人民群众和各级领导忽视了。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原来负责央视读报节目的那个结结巴巴的主持人也是由于自己的什么照片被“不法分子”从电脑中弄走而“两败俱伤”的。同样是“电子文件”,同样是在自己的“电脑”里,这难道是巧合吗?
看来我们这回真的是踩住了老鼠尾巴,下面要么让老鼠反咬一口溜走,要么置老鼠于死地——趁着专业灭鼠人员还没来,咱这回可要想好了,下次赶上这种机会,据说要500年之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