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收工

(2009-12-28 09:14:16)
标签:

mi

la

农活

枪法

杂谈

分类: 社会

“收工”是我三十多年前几乎每天都可以经历的场景——大家干完了一天地里的农活,收拾好自己的工具,暂时告别那个为之“劳作”的空间,走向世代居住的村庄和家园。如果那天恰好是个不错的天气,人们还可以看到天边的晚霞和将要沉入天际的落日,而消化系统却在提醒自己的“主人”不可以在这里驻足太久,因为一个补充能量的事件已经迫在眉睫……

不知道为什么,当我昨天讲完今年的最后一堂课的时候,也有一种“收工”的感觉。与三十多年前非常相似的是,我也在“收拾好自己的工具,暂时告别那个为之‘劳作’的空间”,并且无心欣赏“天边的晚霞和将要沉入天际的落日”,走向自己可以获得休息和“补充能量”的地方——今年的活儿总算做完了,好象没有出现什么意外,更没有什么惊喜,也不存在什么期待,甚至与“干完了一天地里的农活”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因此用“收工”来进行概括应该没有半点不妥和浪费。

在血液循环还没有集中在消化系统之前,我在竭力搜索现在的“收工”与三十多年前的“收工”有哪些不同之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如果非要说它们之间的区别的话,无非是时间、地点和“对象”的不同,并且因为这些不同使行为主体的劳动品位出现了差异。往大里说,这些不同可能与人类社会最初的分工存在联系;具体地讲,这些不同可能导致“收获”和记录方式的变化——过去干活是记工分、年终分红,现在干活是记“考勤”或者“工作量”、月底发工资,但是谁又能证明“这些不同”不是历史的翻版和社会的进化呢?

其实,“收工”就是收工,没有什么过度阐释的必要。倒是人们在“收工”之后,务必要保持一种好心情,这对“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非常重要。因此,大家不妨听一听解放军战士“收工”时候是怎么唱的吧——“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风展红旗映彩霞, 愉快的歌声满天飞 。mi sol la mi sol la sol mi do re ,愉快的歌声满天飞 。歌声飞到北京去 ,毛主席听了心欢喜 ,夸咱们歌儿唱得好,夸咱们枪法属第一 。mi sol la mi sol la sol mi do re ,夸咱们枪法属第一 ……”

对了,大家不仅要这么想,还要这么唱,才有利于身心健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改版启事
后一篇:《胡言》后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