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胡鸿杰
胡鸿杰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568
  • 关注人气:26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雾锁井岗

(2009-12-16 19:22:25)
标签:

冬雨

浓雾

雾松

前湖

黄洋界

1215日早晨,我乘车离开了“前湖大酒店”,向井岗山进发了。一路上时断时续的冬雨仿佛在告诉我,今天很可能不是一个登山的最佳时机,但这又能怎么样呢?我只有这一半天的时间,所以也无所谓佳期与否,况且对于当年秋收起义后的毛泽东来说,他上山的时候也真的未必是什么黄道吉日,中国革命不是照样胜利了吗?

经过近四个小时的车程,我们一行人来到井岗山下。按照导游的安排,我们的首站是黄洋界。虽然此时的冬雨基本上停了,但是在湿冷空气的作用下,能见度不足百米,井岗山被浓雾笼罩,显得多少有一些神秘,我们只能从导游的八卦讲解中知道一些关于井岗山的故事,倒是路边的雾松让人感到一丝真实。

毛泽东好象说过:“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需看。”我们现在真的“被应验”了:到了黄洋界,什么也不需看——因为除了眼前的小土包和上面的凹槽之外,我无法看到山下的任何物件,它们都在浓雾的掩护下从我的眼前逍遁了。此后,我们去看了一些据说是很有名份植物和土房子,参观了国家一级博物馆“井冈山革命纪念馆”,本来导游还忽悠我们去看烈士陵园,但被我用更加充分的理由拒绝了,这个“更加充分的理由”就是不要打扰英灵们安息,我们从心里祝福他们就足够了,“相见”的确不如“怀念”。导游只好在下面的时间里,安排我们看了制币厂和另行一些“景点”,这无疑又会为我这个“全国导游心目中最值得痛恨的顾客”加分不少。顺便说一句,也我以往的“劣迹”中还包括不按导游规定的地点购物、随意改变导游安排的路线等等。我的经验让我始终坚持这样一条原则,那就是“凡是导游安排的,我就必须高度警惕!

在渐渐暗下的天色中,我们终于顺利下山了。回望那依然朦胧大山,我的心中也同样朦胧,同“山朦胧、人朦胧”一起朦胧的,还有在那里埋藏的那些故事……

回望井岗,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路边的一个条幅:“革命圣地,严禁鸣笛。”如果按照这个思路,我觉得“革命圣地”更应该封山育林,严禁八卦,让人们真的可以从心中对“革命圣地”无限景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夜宿前湖
后一篇:“赣水那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