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之迷
(2009-11-04 10:32:36)
标签:
篮球中华民族阿姨公仆李辉周口店情感 |
分类: 人性 |
大家可能还没来得及忘记李辉先生对文怀沙老人家年龄的质疑,尽管有人认为李辉先生“不太厚道”,但总体来说那些“质疑”还是有根有据的东西,不能因为尊重长者而不顾事实。退一步说,即便李辉先生在讲述“事实”的时候有些“言辞过激”,仍然不能否认他说的不是事实。这件事给我最大的“教益”,就是使我开始关注在生活当中还有多少“年龄之迷”?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年龄之迷”?延用十几年前的一句“电视词”,那就是“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原来在我们身边还有那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年龄之迷”。
在我们国家,最大的“年龄之迷”莫过于中华民族的“年龄”。过去的文献记载,中华民族大约有三千多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这应该足以使我们这些中华民族的子孙引以为荣的了。大家可以想想,三千多年啊,够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转多少圈、跑多少路?而不论“这个星球转多少圈、跑多少路”,我们及其我们的祖先都可以在上面“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要比坐迪斯尼的过山车来劲不知道多少倍,也该知足了。可是,后来不知道是什么人受了什么“刺激”,搞出了一个“断代工程”,一下子把中华民族的“历史”提高到了五千年。如果按照这个思路,我家门口的烧烤店至少也应该有五十万年的历史——因为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就有他们的“先辈”留下的“烧烤”痕迹。据说经过最新的科学仪器测量,周口店山洞里的“烧烤”痕迹应该是七十多万年了。
另外一个能够吸引公众“眼球”的就是一些运动员的年龄——要不就是踢足球的年龄报小了,要不就是玩体操的年龄算大了,后来还是在NBA“发展”的易建联说了一句明白话,大意就是“我不去考虑我控制不了的事情”。要不还是得说人家见过世面,什么大了小了,能够获得经济利益和精神愉悦是第一位的。当然,通过这些事情,公众和媒体也从中最大限度地获得了“经济利益和精神愉悦”,只是不知道大家在“被愉悦”之后,对于今后再发生的“年龄之迷”是否还会保持高度的热情。
我所熟识的一位现在还经常可以在“新闻联播”中看到的“人民公仆”曾经说过,他从小就失去了父母,是把他带大的阿姨告诉他出生年月的,而他则把“阿姨告诉”作为了自己的“年龄”。如果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把他带大的阿姨”与他的父母并不相识,那么这位“人民公仆”的年龄就只能借助“最新的科学仪器”了。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在有些时候让世界多少存在一些“年龄之迷”,不正是可以为百无聊赖的人们提供一些存在的乐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