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快运”
(2009-09-24 16:02:00)
标签:
中铁快运辉腾大好山河陌生来电格勒杂谈 |
分类: 人性 |
中午从学校回到家,发现手机上有一个陌生来电。犹豫了一下还是打了过去,原来是“中铁快运”要给我送一个邮件。就是这个电话,使我想起了应该不那么容易想起的往事——
那还是几年前的一天,我同样是接到了“中铁快运”的一个电话。当然,那次不是因为邮件而是他们希望我给该公司的办公室人员做一次培训,培训的地点是在呼和浩特。当我赶到的那里已经是吃晚饭的时间,公司领导请我与他们一同“会餐”,我的肚子也的确有点饿了,就没有推辞。去了以后我就有些后悔——初来乍到谁也不认识,怎么想也觉得自己有点像婚宴上的那些“凑数的”。问题还不仅仅是“凑数”那么简单,还需要应酬那些给领导敬酒也把同桌捎上的家伙。算起来酒场上的花言巧语我已经听得不少,但是,这次还是让我不得不佩服“铁老大”的工夫——“老师,您今天的课实在讲得太好了,我们真心实意地敬一杯……。”啊!我还没有喝多吧,我今天给他们讲过课吗?
更好玩的事情还在后边。培训结束之后,我同他们一起来到一个叫“辉腾格勒”的地方——这是一般单位组织培训的“惯例”,主要可能是为了通过欣赏祖国大好山河,激发大家的爱国主义热情,回家后好好工作。在蒙古包里住下后,自然又是一顿胡吃海塞,只是这时敬酒又多了一些身着民族服装的“专业人士”。公司办公室的经理原来是一个机务段的负责人,业务当然就不用说了,酒量据说也是按公斤计算的。他显然对各桌的敬酒并不满足,于是就拉上我去各桌“主动出击”。当来到我记不清是第几桌的时候,突然有个学员问我:“经理,您是哪个部门的?”趁着还没有被灌醉我赶紧回答:“我是今天给你们讲课的老师!”“啊!我光顾着记笔记了,头都没有抬,实在对不起了。”——看来,他至少当时没有醉……
当然,给我影响更加深刻的是“辉腾格勒”草原,跑在蓝天白云下没有任何参照物的道路上,总让人有一种失去方向的感觉,自己好象化作了一屡随风飘荡的牧草,在天地之间“翱翔”。从此,我的记忆就将“中铁快运”与“辉腾格勒”联系在了一起——也许,那是一个让人不用在意称谓、业务,忘记悲欢、惆怅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