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南靖土楼:品“四菜一汤”


标签:
摄影世界文化遗产南靖土楼福建2011年冬草原风旅游 |
分类: 美的收藏 |
1
田螺坑土楼群,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由四圆一方共五座楼组成 ,人称“四菜一汤”~
2 “四菜一汤”:以正中方楼歩云楼为中心,左上:文昌楼,右上:振昌楼,左下:瑞云楼;右下:和昌楼~
3
一千多年以前,客家人以“客人”的身份闯进了这片荒蛮的土地,在与当地土著不断的对峙、摩擦和交融中不断的壮大,辛苦劳作繁衍生息。日出日落,岁月流逝,客家人在这里安居乐业,人丁越来越兴旺,族中长者开始思考,如果建造一个家园,使全族人更亲密的聚集生活在一起,既彰显中原望族的荣光,又凝聚全体族人的精神,也可以于抵御山林野兽、土匪强盗。就这样,第一座土楼在山坳里建造起来了~
4
后来,更多的土楼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土楼按照形状可分为圆楼、方楼、五凤楼,还有变形的凹字型、半圆型、八卦型,在众多土楼形状中,圆土楼最为神奇,也叫作“圆寨”,在古代,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古人以圆和方代表天与地,崇拜有加。最古老的土楼建于唐朝,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5
土楼,追循着昔日繁华的豪宅大院的模式,就地取材用红土掺上砂石、糯米粉、红糖、蛋清夯造而成,客家人的聪明才智、传统文化、精神信仰也实实在在全夯在里面了。土楼,千百年来迎风沐雨,深深根植于大山之间,是客家文化的一朵奇葩~
6
在南靖,一共拥有大大小小的土楼15000多座,在那么多座土楼中有两处土楼群最具有代表性。一处是河坑土楼群,另一处是田螺坑土楼群~
7
在河坑曲江村,随处可以看到散落在大山里的土楼,溪岸边、坡地上,好像一朵朵黑色的蘑菇,随意的生长在大山中,两条小河流到山脚下交汇,16座圆楼方楼就掩蔽其中~
8
土楼除了外墙、瓦面的颜色与大自然和谐统一外,土楼外的所有附属建筑使用的材料均与主体建筑相同风格一致,暴露在外表的楼门、门槛、台阶、窗户以及其他构件也是如此。楼门的门框、门楣、门槛、门扇,或用花岗石、青石,或用硬质杂木;窗框、窗棂、窗台等全部用杉木;台阶一律用花岗石板或青石板。门坪铺设鹅卵石,围墙也用鹅卵石砌成。普通土楼所有木构件均不油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仍保持原汁原味。
土楼的后侧屋面略高于前向屋面,包括与之相连的两边横楼屋面,前后屋面分两个甚至多个层次迭落。它的屋顶主要有两坡面、四坡面、悬山顶、歇山顶4种形式。数以千计的土楼群也同样恰到好处地与所在村庄错落有致的群山、梯田、村道等融为一体,完美展现了土楼与周围环境的精妙融合。
土楼的内部与外部的建筑风格一致。楼内所有建筑除了墙体外一律以木质结构为主,其风貌与楼外保持一致。大部分土楼内部只作一般装饰,既无雕梁画栋,也无油漆彩绘,一切保持本色,但仍不失古朴之美~
9
土楼客家人在儒家文化的长期熏陶下,在日常生活中,全楼团结一致、和睦相处、贫富相济,一家有事,众人相帮。一楼之内如此,楼与楼之间,村与村之间,也是如此;一楼有急需帮忙的事,同村外楼的乡亲也会主动前来帮忙。
一座土楼是一个大家庭、小社会。土楼客家人有敬祖睦宗、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旧时,土楼客家人都有把列祖列宗的大幅遗相绘制悬挂在祖堂墙上供奉的习俗。农历每月初一、十五日,老人、妇女会去烧香祭拜,以示对列祖列宗的怀念、敬重。大年初一,则由族长率领全楼男女老少参加祭拜列祖列宗活动。土楼客家人把赡养老人视为每个晚辈应尽的义务,老人失去劳动能力或生病之后,完全由儿女供养、服侍,让老人安度晚年,享受人生最后一段美好的旅程。
客家土楼不仅是客家文化的载体,也是客家文化最鲜明、最具代表性的象征符号。它不仅是客家人的生活家园,更是客家人的精神家园~
10
土楼体现了客家民系所留存的中原汉民族价值观念和客家人在辗转南迁过程中开拓新的生活环境所创造的文化因素,因而形成了它有别于其他民居建筑的一大特色。
客家土楼不仅选址讲究,而且结构奇巧:中轴线鲜明,厅堂、大门、主楼都建在中轴线上,横楼(屋)和附属建筑分布在左右两侧,整体两边对称极为严格,与远古中原生土民居建筑、殿堂等风格一脉相承;以祖堂为核心,楼楼有厅堂,以主厅(祖堂)为中心组织院落,以院落为中心进行群体组合;古朴典雅,楼内整体风格与楼外景观风格协调,部分土楼厅堂雕梁画栋、典雅堂皇;内通廊式平面,四通八达,体现了客家人敬祖睦宗、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
客家土楼有内涵丰富、对仗工整的楹联,其内容主要体现耕读为本、忠孝仁义等传统精神,部分土楼还有众多名人题刻。这些都反映出客家人仍秉承着中原的传统文化。岁时节庆、婚丧喜庆、民间文艺、伦理道德、宗法观念、宗教信仰、穿着饮食等等,处处展示了客家的古朴民风。土楼人家的方言,较完整地保留了上古汉民族的口头语~
11
沼泽地里也能建土楼,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匪夷所思,但是在南靖梅林镇就有这样一座建造在沼泽地上的大型方楼,两百多年来一直叫人百思不得其解。这座方楼叫和贵楼,高5层,达到21.5米,是所有土楼里个头最高的~
12
和贵楼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据说当时选址建土楼时并没有发现这里是块沼泽地,楼建了一层,整层楼便开始慢慢下沉,土楼的简氏族人无可奈何,只好在下沉楼墙的上打了100多立方米的排桩,然后从头开始夯墙,建起了一座5层楼高的方楼~
13 和贵楼天井一角~
14 二百多年来,和贵楼固若金汤。如果在这里跺跺脚,天井整片的卵石会涟漪般震动~
15 用铁丝往地里插,一口气可以插进5米多深~
16
和贵楼还有一奇,楼中的两口水井相距不过10米,右边那口井,井水水位高出地面,清亮如镜,水质甘甜~
17 而左边那口井却浑浊不堪,完全不能饮用。至今人们还不能从科学上做出解释~
18
干净的那口井清晨的水位甚至可以漫出井口,等接近中午时水位又会慢慢下降,井里养了几条鱼,以前是因为怕外面的土匪偷偷跑进来投毒,所以才在井中养鱼,现在虽说不会有这样的事情了,但这个习惯一直被保存了下来。混浊的那口井的井水虽然不能饮用,但楼内居民用它的井水来拖地~
19 和贵楼里的客家人~
20
21
在南靖看土楼,必看裕昌楼。裕昌楼被人叫做“东歪西斜楼”,顾名思义它是歪斜的,不过从外观上看不出来,但当一脚踏进楼门,猛然看到全楼回廊的支柱左倾右斜觉得有点太不可思议了!最大倾斜角度达到15度,似乎只要一阵风吹来,它们就会轰隆一声倒下,让人心里不由一紧,也许下一秒就要拔腿往外跑了。其实,六百多年来,裕昌楼就是这样,风雨不动安如山~
22
裕昌楼始建于元朝中期(1308~1338年间),为五姓人家合建,高5层,每层54个房间,全楼分成5个单元,每一个单元有一部楼梯,5个家族各自居住一个单元。后半楼的每家每户的一楼灶间,都有一口水井,至今都可以在一楼的厨房里看到。天井中心还建了一座单层小圆楼,作为祖堂,前面用鹅卵石铺成一个大圆圈,根据金木水火土等分5格~
23
24 东倒的廊柱~
25 西歪的廊柱~
26 土楼人家生火用的劈柴,垛的整整齐齐~
27 关于福建土楼,还有一个颇为离奇、广为流传的传说,这就是:美国中情局(FBI)情报失误,福建客家土楼名扬天下~
28
感谢朋友们莅临!
温馨提示:点击图片,欣赏更大原图~
草原风:http://blog.sina.com.cn/hhht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