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族人中MAOA-L型基因的比例高达77%,为全世界最高。那是否大部分汉族人犯罪后都要被减刑呢?

(2011-10-26 12:10:51)
标签:

杂谈

     意大利法庭接受的另一个证据是罪犯带有与攻击性有关的MAOA-L基因型。1993年,荷兰科学家布伦纳(Brunner)等人最早发现MAOA基因的低表达型(MAOA-L)与攻击性的联系。带有MAOA-L基因型的人,更容易受到实验者的挑逗而产生攻击性行为。脑成像的研究表明,MAOA-L基因型通过影响控制情感唤醒、情绪调节和冲动控制的神经回路来影响人们的攻击性行为。

 

    但事实并不这么简单,2002年伦敦国王学院精神病学家苔莉•莫菲特(Terrie Moffitt)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MAOA-L型个体只有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过虐待才会表现出反社会性问题。能否产生攻击性行为甚至犯罪,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在考虑责任时,不能只看基因的证据。

 

    MAOA基因与攻击性的研究在新西兰引发了另一场争议。2006年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新西兰的毛利人携带MAOA-L型基因的比例高达56%。而对于高加索人种 (起源于欧洲的白种人),MAOA-L型的比例约为34%。因为传说毛利人有食人的历史,这一结果似乎会加深人们对毛利人野蛮的刻板印象,因此新西兰媒体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有研究者认为,MAOA-L与不仅与攻击性行为相关,还与冒险行为有关。因为毛利人当年可能是乘坐独木舟跨海到达的新西兰,这个历史也许可以解释毛利人中MAOA-L基因比例较高的原因:只有那些当年富于冒险精神的人才最终到达了这个海外孤岛。

 

    而更为怪异的研究结果是,台湾的一个小样本的研究发现,汉族人中MAOA-L型基因的比例高达77%,为全世界最高。那是否大部分汉族人犯罪后都要被减刑呢?实际上,现有的MAOA-L基因型与攻击性的联系都只是针对高加索人群的研究,在中国人和毛利人身上都没有直接证据。目前一般认为,MAOA基因与“对社会拒绝的敏感性”(sensitivity to social rejection)有关。而攻击性可能只是高敏感性的一种表达形式。并不是说有了MAOA-L型基因就一定性格冲动、富于攻击性。

 

    而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群中携带“对社会拒绝的敏感性”基因的比例可能会影响一个社会的文化取向。有证据表明,MAOA-L基因型人比例越高的国家,就越可能倾向集体主义;而MAOA-L基因型比例越低的国家,就越可能倾向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可能起到缓解因社会拒绝而引起的焦虑的作用,从而减少由此引发的反社会攻击性行为。但这也仅仅是一种初步的理论,MAOA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并未最终定论。

 

    因此,依据基因判断犯罪责任需要考虑个人成长背景以及种族和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我们很难从单一的基因测序结果推测罪犯是否应该减轻承担责任。

 

    总之,神经科学和遗传学的研究帮我们更加深入的理解了犯罪行为产生的原因。但解释原因并不代表开脱责任。也许科学的发展可以帮助更好地我们理解和预防犯罪,比如对儿童的成长过程给予更多的关爱,避免虐待儿童的事件发生,这些都好过在犯罪发生后思考如何给予惩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NOT-BIRD-U
后一篇:杭州行,参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