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向荣:你知道“中国”一词最早来源及其含义变迁吗?

(2019-08-22 08:03:02)
标签:

中国

来源

含义变迁

分类: 博主教育教学及校本课程集

 刘向荣:你知道“中国”一词最早来源及其含义变迁吗?

作者:刘向荣(南京市宁海分校)  来源:头条号@京师大学堂师范馆

https://www.toutiao.com/i6633932918685172231/

今天说起“中国”一词来,大家耳熟能详,可谓童叟皆知,妇孺皆知,人人皆知,世界皆知。“中国”一词作为我们国家的国名,今天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号所代表的这个国家。但“回到历史”,追根溯源,从历史看“中国”,究竟何谓“中国”呢?“中国”又是如何形成的?当今的“中国”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很值得我们探讨。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b87722303bf94a3793f76e5825160a04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8db185bd7ba04fe9bcc86c0c74efbf92

 

追根溯源,从历史看“中国”,目前已知,该名称至迟出现于我国西周初年。1963年我国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青铜器“何尊”上有铭文:“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上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大意是周武王在攻克商的王都一带后,举行隆重仪式禀告上天:“我现在已经将中国作为自己的统治地,亲自治理那里的老百姓。”)。该铭文清楚显示了“中国”一词。

在古代,“中”者,指地理位置居中之含义,“国”者,指“城”或“邦”之含义,“中国”显然也即“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之义。据此,西周青铜器“何尊”上的“中国”是何意思呢?从当时的情况看,它显然指的是以洛阳为中心的地理位置位于各诸侯国中央的周王国,当然它还并不完全代表周朝的疆域。也就是说,此“中国”含义还很原始,还并非后来完全所说的“历史上的中国”、更非作为近代民族“国家”的“中国”(中华民国)和现当代的“中国”国家(今天的“中国”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纵观历史,“中国”不仅指今天意义上作为中国“国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且还指中国古代的王朝国家(“历史上的中国”)和作为近代民族国家之名的“中国”(“中华民国”)。就“历史上的中国”来说,它与今天所说的“中国”的范围及其含义也是不同的,“历史上的中国”是随着历史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也是随着历史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

超越其含义最初具有“城中”之义的洛阳“中国”,“历史上的中国”相当长时间具有“天下中心”之义和华夏(汉族)文明区之义,但“中国”的概念也是不断逐渐变化和扩大的。具体说:先秦时期,“中国”从王朝京畿或京师(首都)地区,发展为后来指天子直接统治的区域,再发展为后来指相对于周边落后的蛮夷戎狄等少数民族而言、生产力和文化相对较发达较先进的华夏民族居住的黄河中下游一带的中原地区。比如先秦时期“中国”最早指华夏族成周所在的河洛地区,后来“中国”又指与周边“四方”蛮夷戎狄对应的周天子所居住的京师(首都)所在之地和夏商周王朝华夏族直接统治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夏商周时期“中国”的这种含义可以概括为:夏商周时期自认为“居天下之中”的华夏民族生活和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就是当时所说的“中国”。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8255cc5595124913919ad7b9ee5e9c47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8b1b5c8406f64415b46900d0a32ef61d

继夏商周之后,“历史上的中国”进入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此时期“中国”概念的含义进一步发展和扩大,主要体现为该时期“中国”含义扩展为古代中国由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国家和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国家(并非只有汉族建立的政权才说自己是“中国”),也即变成为具有地域、文化和政治多重含义的中原王朝的统称。比如秦汉时期,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华夏族的秦朝被认为是“中国”,秦朝所在疆域被认为是“中国”统治的区域;取代秦朝的汉朝因强盛将华夏族演变为汉族更被认为是“中国”当之无愧的代表,其所在的疆域也被认为是“中国”统治的区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不管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凡是在中原地区建立过政权的朝代都以“中国”自居【南朝宋齐梁陈诸朝是由曾经占据中原地区的晋朝(东晋是西晋的延续)发展而来,尽管他们已经迁移到南方且分别有自己正式国号,但却以“中国”自居,而把北朝称呼为“索虏”,对于该称谓北朝的北魏等诸朝不服气,他们已分别有自己正式的国号,但事实上占据中原地区的北朝诸朝称自己才是“中国”正统,而把南朝称呼为“岛夷”】。这种情况到两宋时期依旧如此,此时期有人称之为继魏晋南北朝之后的第二个“南北朝”,当时北方契丹族建立的“大辽”与中原汉族建立的“北宋”,北方女真族建立的“大金”与南方汉族建立的“南宋”,他们也都争抢“中国”正统地位,都说自己代表“中国”正统王朝,而又都不承认对方为正统“中国”王朝。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3c57470c5400441c8235bdd4a12b6672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中国”概念的含义超越古代中国中原王朝建立的王朝国家的范畴而进一步扩展为整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所有民族所生活的整个区域。比如清朝统治时期,“中国”含义虽然不确定,有时虽然指内地十几个省份但不把包括边疆地区,有时又还指包括边疆地区在内的清朝疆域范围内的所有地区,但统治者是自称为“中国”的(清朝统治者不仅自认为自己延续明朝“中国”的正统地位,而且还在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第一次以国际条约的形式将“中国”作为主权国家的专称),特别是到了近代鸦片战争以后的晚清数十年间,当外国列强一次又一次发动对清朝的侵略战争时,清朝对外经常自称为“中华大清国”(当然其正式国号还是“大清”),这显然与我们所说的“中国”所能达到的疆域范围近乎等同了。也就是说此时作为“国家”的“中国”就已近乎超越历史上的地域“中国”(城中“中国”和天下中心“中国”)、政治“中国”、民族“中国”、文化“中国”和文明“中国”之含义而演变为表示我们国家主权所涵盖的整个范围了。

由此可见,从历史看“中国”,“历史上的中国”不断发展演变,并不等于今天我们所说的“中国”,在"中华民国"成立之前,我国古代各个朝代也就是“历史上的中国”,其统治者虽然自居“中国”,但“中国”的含义和范围是不固定的,“中国”仍然是统称而不是具体正式的国号,更不是近现代意义上所说的民族国家范畴意义上的“中国”。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facdfa063c2b4fc9a832b9c34b38aaca

“中国”作为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和正式的国家名称开始于辛亥革命后1912年元旦孙中山先生创建的“中华民国”,“中华民国”简称“民国”或“中国”,作为近代民族国家范畴和作为世界正式组成部分的“中国”,当时在国内或国际上既可以叫“中华民国”,也可以直截了当地称简称的“中国”,因为此时的“中国”终于超越中国古代的王朝国家(“历史上的中国”)的各种含义和历朝历代的“中国”统称而演变为作为近代“国家”的“中国”和作为世界组成部分的“中国”,并与世界各国并列且没有任何歧义的民族国家之名了,更已超越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中原王朝的代称而成为我们国家主权所能达到的最大范围的“中国”了。

刘向荣:你知道“中国”一词最早来源及其含义变迁吗?


 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直接继承自“中华民国”,1949年建国时新中国其正式国号虽然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但其国名简称依然为“中国”,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此“中国”都”继“中华民国”这个“中国”之后,继续表达了超越中国古代的王朝国家(“历史上的中国”)的“中国”含义、近代意义上作为民族国家的“中国”(晚晴和中华民国)含义和现在我们国家主权所能达到的最大范围且是区别于外国并与世界其他国家(外国)能并列的民族国家之名,因此直截了当称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至于现在台湾地区还存在的所谓“中华民国”这一“中国”,实际上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自1971年联合国大会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后,已经类似于清朝康熙年间祖国大陆统一后孤悬海外的“明郑”台湾割据政权了,已经沦为“台独”的护身符和中国国家统一的“绊脚石”了。

综上所述,“中国”一词最早来源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其含义经历了历史上不同意义上的“中国”,即经历了古代中国的王朝国家这一“历史上的中国”、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晚晴和中华民国)和现当代的中国“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三个发展演变阶段,最终才演变为今天我们大家所熟知的“中国”的。

注:本文2018年12月12日首发于“头条号@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现经过较大修改完善再发表于新浪博客推荐博主的博客——“两宁两京的博客”,欢迎赐教!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