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清朝12帝清朝灭亡 |
分类: 博主教育教学及校本课程集 |
刘向荣:清朝12帝没有暴君与昏君,为什么清朝还是灭亡了?
作者:刘向荣(南京市宁海分校)
https://www.toutiao.com/i6632522660850958856/
https://www.toutiao.com/i6643643571440189966/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7f9d8794ac1142e8ba0af266ed1a7183乿è§" NAME="image_operate_65701565674059513" TITLE="刘向荣:清朝12帝没有暴君与昏君,为什么清朝还是灭亡了?" />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971736fb92de40969510a905b812e427乿è§" NAME="image_operate_68311565674025898" TITLE="刘向荣:清朝12帝没有暴君与昏君,为什么清朝还是灭亡了?" />
这是今日头条网友提出的一个问题,笔谈如下,欢迎赐教!
清朝是我国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自1636年皇太极改“后金”为“大清”以来,至1912年清宣统帝退位,共存在了276年之久,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最终还是逃不了覆灭的命运,其原因究竟何在?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历史周期律的魔咒作用。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使得中国古代社会始终处于王朝治乱兴衰的历史循环之中(著名的“黄宗羲定律”揭示的就是这个问题),清朝也概莫能外,清朝的灭亡符合中国封建王朝兴衰周期律。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遵循着否定之否定规律,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自然规律,作为国诈近三个世纪的大清帝国也是无法跳出中国历代王朝初创、兴盛、衰落和灭亡的历史周期律这一规律的。
二、历史合力的作用。清朝的灭亡是清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外交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政治上看,经历封建社会漫长的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斗争,清朝在明朝罢黜相权强化皇权的基础上通过设置军机处,使得专制皇权达到空前高度,我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也因此达到历史的巅峰。盛之始即为衰之始,特别是面对世界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化发展的潮流,清朝腐朽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已显得老态龙钟步履蹒跚。高度集中的君主专制统治,固然巩固了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但也使得清朝的政治十分腐败不堪,社会缺乏活力,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已完全落伍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化发展的历史潮流。
从经济上看,以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占整个社会主体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遏制了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得资本主义萌芽因此受到压制而始终不能破壳而出。在传统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释放完最后的活力后,面对人口的日益增长,这种经济发展的模式已明显落后了。特别是当西方各国包括日本进行工业革命后,清朝这种传统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已彻底落伍于世界资本主义工业化经济发展的潮流了。
从军事上看,晚清时期军队十分腐败。腐败到什么地步呢?我们姑且以外国人的视角来反推。记得有一个与清政府打交道的英国商人曾经这样描述清朝军队的状况:“我都不好意思把这批枪拿出来了,因为他们都已经破的根本不能用了,但对方说只要看上去像杆枪就行,而开出来的价格让我没法回绝。事后我才知道,他向政府报账的银两,居然是实际付给我的十倍都不只。于是,我也就坦然一点了,我只是担心拿着这样枪的士兵,真要打仗就必死无疑了”。据此,当时政治的腐败导致清政府辖下的武装军队是有多么腐蚀了。
从文化上看,清朝继续实行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的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又大兴残酷的“文字狱”,这不仅妨碍了中国人聪明才智的发挥,阻碍了中国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而且迫使知识分子不敢过问国家政治大事,一头扎进考据学中寻章摘句,不重视影响国计民生的科技的传承和创新。
从对外关系上看,清朝统治者坚持“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闭关自守,居高临下,夜郎自大,固步自封,抱守残缺,顽固坚持祖宗之法和君主专制独裁统治,看不清楚世界历史发展的大势,没有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东西。
综上所述,清朝的落后不仅是内部封建制度的根本落后,而且还落后于外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落后的封建制度不是新兴资本主义的对手,1840年,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通过鸦片战争,用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大门,开始把中国逐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王朝也逐步沦为列强侵略统治中国的工具,民族危机空前加深,最终在内外交困之中,被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所推翻。
注:本小文2018年12月8日首发于头条@京师大学堂师范馆,2019年1月7日修改后重新发表于头条@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现经过简单修改再发表于新浪“两宁两京的博客”,欢迎赐教,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