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西域与中原地区密切联系 |
分类: 博主教育教学及校本课程集 |
刘向荣: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西域与中原地区的密切联系
作者:刘向荣(南京市宁海分校) 来源:两宁两京的博客
前面讲过西域(我国新疆的古称,意思是中国西部的疆域)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始于西汉时期,也讲过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中原王朝对西域地区的管辖,现在继续略述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西域与中原地区的密切联系。该时期,西域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学生很难搞清楚,成为学生学习的盲点,现综合各种资料兹分为以下三部分简单阐述:
一、五代十国时期,西域与中原地区的联系
继隋唐之后,我国中原地区进入五代十国分裂割据时期,此时的西域地区出现了喀拉汗、于阗和高昌等一些互不统属的地方政权。10世纪末,喀拉汗和于阗发生战争,于阗战败,成为喀拉汗朝的一部分。此时期,我国中原地区战乱较多,改朝换代频繁,一时之间,中原王朝无暇顾及西域,但这些地方和中原王朝仍保持着一定的联系。
二、辽宋夏金时期,西域与中原地区的联系
10—11世纪间,中国内地形成了辽宋对峙的局面。在此期间,辽王朝一度非常强大,其疆域西至今天的新疆广大地区,辽王朝曾在此设置地方统治机构,管辖过西域天山南北。
北宋时期,西域存在着高昌回鹘王国、于阗王国、喀喇汗王朝三个并立的地方政权,这些地方政权与中原王朝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关系(此期间的西域政权不仅与北宋保持着联系,后来还同我国北方契丹族建立的辽国进行交往。989年,于阗使者第一次到辽国朝贡,于阗在名义上成为辽国的属国,辽国在此设有于阗国大王府)。北宋朝廷曾派人到西域联络,西域地方政权与宋朝保持着朝贡关系。高昌回鹘尊中朝(宋)为舅,自称西州外甥,高昌王、于阗王和喀喇汗王朝曾多次遣使臣使向宋朝朝贡(北宋建立后次年,于阗便派人前往中原,与宋朝建立了联系,以后不断遣使入宋。962年至969年,短短数年的时间,就有4批于阗使者抵达北宋都城汴梁),于阗还直接同中原进行着频繁的商贸往来。
到了南宋时期,西域地区发生了动荡,于阗王国并入喀喇汗王朝,但与此同时又出现了西辽王朝。1234年,金国灭辽国。1132年,效力于辽国天祚帝的辽皇族契丹贵族耶律大石(辽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称帝后被群臣尊称为“天佑皇帝”)在辽国即将灭亡之际,率部众在叶迷立(今新疆额敏)称帝,重建辽国,史称“西辽”,西辽强盛时,疆域包括天山南北,帕米尔高原以西至咸海以南的阿姆河西岸,巴尔喀什湖东北至蒙古西部,今中亚和新疆地区的高昌回鹘、西喀喇汗国、东哈喇汗国以及花剌子模先后臣服于强盛的西辽。西辽是统治我国北方强大的辽国残余势力建立的,辽国深受中原儒家文化影响,西迁新疆的西辽政权与我国中原地区保持联系。
三、元朝时,西域与中原地区的联系
http://www.chinaxinjiang.cn/ziliao/lszl/3/201409/W020140902526610165364.jpg
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之后,蒙古帝国进行了西征,1218年,成吉思汗率军进入新疆,击败并灭掉了契丹族建立的“西辽”王朝,统一了西域地区,把他征服的地方分封给其子孙,西域大部分地区成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即察合台汗国(少部分为窝阔台汗国)。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但元朝中央曾在西域又实行行省制,进一步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辖。具体说在今伊犁河流域曾设置阿里麻里(阿力麻里)行省(该行省不久就并入察合台汗国),又在阿姆河南岸曾设立行省(该行省后来并入伊利汗国),在今乌鲁木齐一带曾设置别失八里行省(该行省一度被察合台汗国占据,后期重新成为元朝的辖地)。
1295年,元朝又设北庭都元帅府(由1281年的别失八里宣慰司都元帅府改立而来),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进一步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密切了西域与中原地区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