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留学最早不热门 |
分类: 博主教育教学及校本课程集 |
https://www.toutiao.com/i6642636091717321220/
讲到留学,今天很多家长都很希望早早送自己孩子出国,很多孩子也以“我爸是李刚”的心态相互攀比希望自己的父母送其早点出国留学“镀金”。然而,今天上至高官富商下至平民百姓非常热衷的趋之若鹜的留学现象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却一点也不热门,甚至还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举例说晚清历史上的留美幼童就是显著例子。
留美幼童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由容闳(中国最早赴美留学生)倡议,在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支持下,清政府先后派遣四批共120名学生赴美国留学,因这批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仅仅只有十二岁,因此历史上称之为“留美幼童”。
受长期封建专制统治和闭关锁国等原因的影响,当时社会人们的思想不像今天人们的思想开放,当时的人们大多仍认为只有读“四书五经”由科举当官才是“正途”,其它的途径都是歪门邪道,以至于不要说出国留学,即便是国内的新式学校,当时皇室子弟和达官贵人的子弟也不愿意“抛头露面”,学校也只能招收到没有身份地位的平民子弟,更不要出洋留学了。
当时出洋留学被认为是有辱门楣之举,被认为是有伤风化,遭所有人耻笑,不仅皇室官僚子弟不愿赴美留学,而且略有钱财的家庭也都不愿子弟赴美留学,以至于第一批赴美留幼童不仅全是平民子弟,而且30个名额在上海竟然还招不满额。不仅如此,这群中国历史上首批官派留美学生回国后还遭到社会的不公正谴责,当时上海的《申报》就这样写到:“国家不惜经费之浩繁,谴诸学徒出洋,孰料出洋之后不知自好,中国第一次出洋并无故家世族,巨商大贾之子弟,其应募而来者类多椎鲁之子,流品殊杂,此等人何足以与言西学,何足以与言水师兵法等事。”言语之中保守势力表达了对留美幼童的诸多不满。
所幸的是尽管后来清政府因政治等原因终止了开风气之先的这项活动,但很多留美幼童回国后为中国的近代化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们中出现了今天清华大学和天津大学最早的校长,出现了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总理,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外交官,至于修建京张铁路的詹天佑更是妇孺皆知的留美幼童中的杰出代表。
注:本小文2019年1月4日首发于“头条@京师大学堂师范馆”,2019年5月29日经过修改重新再发表于新浪博客推荐博主的博客——两宁两京的博客,欢迎赐教,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