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向荣:历史教学要重视历史的时空观念——由此“应天”非彼“应天”想到的

(2018-11-29 22:14:47)
标签:

应天

时空观念

分类: 博主教育教学及校本课程集
刘向荣:历史教学要重视历史的时空观念——由此“应天”非彼“应天”想到的

作者:刘向荣(南京市宁海分校)  来源:两宁两京的博客

在历史学习中,很多学生不仔细阅读课本注释或历史地图册,往往混淆古今地名,误将两个名称一样的地名误认为是同一个地方。
      举例说,在学习部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明朝的建立时,大家都知道1368年朱元璋正式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在“应天”。历史上除了朱元璋在“应天”外,其实还有一个在“应天”称帝的,此人就是靖康之变中的漏网之鱼北宋皇室赵构。1127年,赵构在“应天”称帝,建立南宋。
上述两个“应天”有什么区别吗?阅读课本注释或历史地图册,我们发现:南宋赵构称帝的“应天”实际上是今天的河南商丘;而朱元璋称帝的“应天”则是在今天江苏南京。可见,两个“应天”名虽同但并不是同一地方,此“应天”非彼“应天”。
时空观念是历史重要的核心素养,为此在历史学习中,要重视时空概念,要仔细阅读课本中历史地图的古今地名对照表。只有重视历史的时空观念,搞清古今地名的不同,才不会将古今名称相同但其实并不是同一地方的地名弄错。

2018年11月29日随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