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薛永武:孔子论“听其言而观其行”与“无欲则刚”
(2017-11-03 08:55:43)
标签:
转载 |
分类: 教学问题及教学资料 |
人才鉴别过程中,不但要看一个人说什么,更要看这个人做什么,考察其是否名副其实。在这方面,孔子提出了“听其言而观其行”的著名论断。
孔子向来认为,一个人的欲望多了,就会违背周礼。在孔子看来,人的欲望过多不仅做不到“义”,甚至也做不到“刚”。孔子并不反对人们一般的欲望,而是反对过分的欲望;如果想成为有崇高理想的君子,那就要舍弃过度的欲望,一心向道。孔子了解自己的学生申枨,认为申枨的欲望太多,不可能刚强。成语无欲则刚就是出于《论语》这一章。
无欲则刚:刚,是指公道原则,是顺其自然的一种坚持。无欲则刚是指不被自己想要得到的某种利益所诱惑,就是达到了真正的刚义。因为一个人的欲望如果太多,做起事情就会前怕狼后怕虎,畏手畏脚,过于考虑个人名利的得失,处事就很难做到刚正公平了。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什么欲望的话,他就什么都不怕,什么都不必怕了。林则徐有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我们现在为什么难以孕育出伟大的思想家?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与知识分子过分地考虑名利得失不无关系。欲望一旦主宰了灵魂,你就会成为欲望的奴隶,而不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和主体性的思想者了。我们都很难脱俗,但做人做事不能太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