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一组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案例(袁向阳)

(2017-03-29 11:20:44)
标签:

转载

分类: 初中历史复习资料集

    我们史苑探索专题教育社区开设了一个新的活动——简单使用“思维导图”的历史教学。
[转载]一组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案例(袁向阳)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史苑探索专题教育社区”二维码
    这个活动很有意义!那么,我们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呢?这里,我仅以这样的一组图作为案例,谈谈个人的看法。
    这是近期成都市2016“蜀都杯”中学历史优质课展评中,来自成都七中高新区初中组王育明老师展示的一组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内容是川教版七下《郑和下西洋》。
[转载]一组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案例(袁向阳)

[转载]一组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案例(袁向阳)



[转载]一组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案例(袁向阳)

[转载]一组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案例(袁向阳)
[转载]一组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案例(袁向阳)

   从总体上看,学生将课堂上学习的关于郑和下西洋历史事件的相关知识要素绘制的比较全面。尤其突出绘制了历史的“原因、经过、结果”这三大要素的内涵。
    同时,作为思维导图的历史教学应用,我们更要通过分析学生绘制图的特点,找到学生学习历史的特点和不足。
  如:以上图中,优秀的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批判性比较强;个别学生表现出历史的时空观念突出。基于历史知识的局限,绘制以上图片的几位初中生对这段历史的认知还是比较完善的。
    当然,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如何解决问题是我们主张在历史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更主要原因。所以说,以上几张图,其实思维没有展现完整。这可能与老师的辅导和要求有关。
    以上图从知识角度比较完整,从“问题意识”要求,学生还可以继续绘制下去!这可能是我们社区今后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地方。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