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中考专题复习一 ——中国古代政治史(强化训练)

(2016-11-21 18:36:15)
标签:

转载

分类: 初中历史复习资料集

【专题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父系氏族公社后期,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们生活不平等                B.生产的发展

C.阶级的产生                    D.剥削的出现

2.下列历史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                                    (   

    A.盘庚迁殷        B.牧野之战          C.共和行政           D.国人暴动

3.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封建制度得以确立的直接途径是                      (   

A.发展地主经济                  B.发动争霸战争

C.变法或改革                    D.开展“百家争鸣”

4.下列项目中不属于秦始皇统治时首创的是                                (   

A.中央集权制度的封建国家        B.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C.建立郡县制度                  D.使用小篆

5.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哪一项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            (   

A.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B.三国鼎立,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D.局部统一,为大统一创造了条件

6. 隋唐两朝在加强中央集权制度方面的共同之处是(   

A.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B.采用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C.派文臣做地方官                D.大兴文字狱,控制人们的思想

7.你能指出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政权并列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   

 

 

 

 

 

 

 

 

 

 

 

 

 

 

 

         西夏  辽         西夏   金      辽    金        西夏 

       

北宋             北宋          南宋             南宋

A.               B.             C.               D.

8.成吉思汗的主要历史功绩是                                            (   

A.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    B.正式定国号为元

C.建立行省制度                  D.灭南宋,统一全国

9.下列历史现象与宦官专权无关的是                                      (   

    A.东汉后期统治腐朽              B.北周结束

C.唐末政治混乱                  D.明末统治腐朽

10.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   

    ①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②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 

③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④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等盛世局面出现的相同原因是        (   

A.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B.提倡节俭,减轻刑法

C.整顿吏治                      D.吸取前代教训

12.王安石变法属于                                                     (   

    A.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     B.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改革

C.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 D.一种旧的社会制度转向新制度的改革

二、材料解析题(第13题7分,第14题8分,共15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有向天子纳贡、随从作战、定期朝见的义务……

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实施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这一制度的实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3)在后来的封建王朝中,因为实施这种制度引起了什么历史问题?

 

 

 

14.阅读下列材料(均出自教材):

    材料一  唐朝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贞观时,增加了宰相的人数。

    材料二  元朝时,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大都及周围大片地区,由中书省直接管辖。其它地方设行中书省。

材料三  明朝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都直属中央。在中央废除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回答:

   (1)唐朝贞观时增加宰相人数的目的是什么?

 

 

   (2)从材料二、三看,元、明两朝的中央、地方机构的设置有什么不同?

 

 

 

   (3)从上述材料看,皇权与相(宰相和丞相)权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三、问答题(第15题7分,第16题6分,共13分)

15.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你对此持什么看法?

 

 

 

 

 

 

 

16.“得人者昌,失贤则亡”,试结合唐太宗至唐玄宗时期百余年间用人方面的史实加以说明。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经验教训?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B  2.B  3.C  4.D  5.D  6.B  7.C  8.A  9.B  10.A  11.A  12.C

二、  材料解析题

13.(1)西周的分封制;目的是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2分)

   (2)影响: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疆域广大的国家;但随着诸侯国势力的强大,周天子势力衰微,最终导致了诸侯争霸局面的出现。(2分)

   (3)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明朝——“靖难之役”。(3分)

14.(1)避免宰相专权;便于集思广益。(2分)

   (2)中央机构:元朝时,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明朝时,中央废除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地方机构:元朝时,地方设行中书省;明朝时,废行中书省,设三司。(4分)

   (3)皇权逐步加强,相权逐步削弱,最终被废除。(2分)

三、  问答题

15.①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都不全面。(1分)②比较全面、准确的看法是秦始皇既是千古—帝,同时又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1分)③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混战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货币、文字等,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他对中国历史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称他是千古一帝。(3分)④但秦朝建立后,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严酷的刑法,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灾难,“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了极大损失。因而他又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2分)

16.①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重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听取规劝,调整统治政策,出现“贞观之治”。②武则天重视人才,任用贤臣,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③

唐玄宗统治前期,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宋璟为相,出现“开元盛世”。④“开元”以后唐玄宗用人失当,任用奸诈的李林甫、杨国忠为相,酿成“安史之乱”。(4分)经验教训:要完善选拔人才的制度,要用德才兼备、敢于直言者;任人惟亲,姑息养奸,危害严重。(2分)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