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20世纪中国最著名的10位国画大师的逸闻趣事之黄胄

标签:
转载 |
分类: 艺术世界资料 |
历史上的名人总有很多被有意无意丢弃的“边角料”——逸闻趣事,这些往往能以小见大,钩沉诸多历史的生机和真实。
黄胄(1925年3月31—1997年4月23日)
![[转载]20世纪中国最著名的10位国画大师的逸闻趣事之黄胄 [转载]20世纪中国最著名的10位国画大师的逸闻趣事之黄胄](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简介:
黄胄(1925.3—1997.4.23)中国画艺术大师,社会活动家,收藏家。
中国第一座大型民办艺术馆——炎黄艺术馆缔造者;中国画研究院、中国工艺美术馆筹建者;黄胄美术基金会设立者。带头捐赠自己书画作品与古代文物、书画收藏。主持具有深远影响的“93科学与艺术
研讨会”“95经济与文化研讨会”等若干重要展览及学术活动。黄胄独创性地将速写融入中国画,开启了全
新的人物画笔墨范式,拓展了中国画艺术语言。黄胄的社会活动与艺术实践,对中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有大量艺术作品及《黄胄作品集》《黄胄谈艺术》等三十余部著作传世。
逸闻趣事:
中国有句俗话叫“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如倒着。”从前一句可以看出在漫长的岁月里,饺子这种今天看来普普通通的北方面食,过去竟是中国百姓最想往的美食。如今的人,只要不怕麻烦,天天吃饺子、顿顿吃饺子都吃得起。可是在20多年前的“文革”岁月里,人民生活极度贫困,买什么都凭票,平时要想吃顿饺子,还真算奢侈。只有在元旦、春节时才能包几顿饺子,而饺子馅也永远是以白菜为主,想换换口味,吃顿韭菜馅的都很难。特别是在春节期间,时值寒冬腊月,韭菜生产季节已过,只有数量很少的盖韭,量少,价格自然就贵,甚至有钱都买不到。莫说平民百姓,就是名震中外的大画家,也为能在春节期间吃上一顿韭菜馅的饺子而犯愁。黄胄1975年春节写下的“饺子帖”,就真实记录了那个贫穷、荒唐的年代。
1975年春节前几天,家住北京三里河的水电部老干部付克外出回家,发现门缝里有一封信,付克忙打开细看,信是好友黄胄写来的,内容如下:明明付克,如果你们能买到2斤韭菜,热烈欢迎你们光临舍下吃饺子,如果你们买不到韭菜,也欢迎你们来吃饺子!敬礼郑闻慧黄胄代笔
当时正是“四人帮”猖獗,极左路线横行时期,人民群众生活十分贫困,黄胄头上还比别人多了一顶“黑画事件骨干”的大帽子,政治上潦倒,生活上贫困。尽管如此,黄胄依然非常乐观,在新春佳节,他想换换口味,包一顿韭菜馅而非十几年一贯制的白菜馅饺子吃。于是黄胄给他信得过的好友写了这封信,因为当时有不少人怕受牵连而避而远之。
![[转载]20世纪中国最著名的10位国画大师的逸闻趣事之黄胄 [转载]20世纪中国最著名的10位国画大师的逸闻趣事之黄胄](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大年初一,付克夫妇拿着韭菜,前往北京羊坊店军博宿舍黄胄的家中。黄胄为这2斤韭菜还专门拿出了保存多年的一瓶茅台酒,算是美酒配美食吧。两家人吃着韭菜馅饺子,喝着饺子酒,过了一个在那个年代十分丰盛的大年初一。
也许是对国事的忧虑太多,也许是美酒醉人,也许是舍不得放开吃,饺子没有吃完。黄胄把饺子放在盘子里摆好,留着晚上再吃。
吃完了饺子,付克夫妇起身与黄胄一家人告别。临别之际,黄胄感叹地说,什么时候,冬天能随便吃上韭菜馅的饺子啊。恰在此时,收音机里传来“今年春节市场供应格外丰富,各种蔬菜琳琅满目,鸡鸭鱼肉应有尽有……”
![[转载]20世纪中国最著名的10位国画大师的逸闻趣事之黄胄 [转载]20世纪中国最著名的10位国画大师的逸闻趣事之黄胄](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