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20世纪中国最著名的10位国画大师的逸闻趣事之齐白石(下)

标签:
转载 |
分类: 艺术世界资料 |
历史上的名人总有很多被有意无意丢弃的“边角料”——逸闻趣事,这些往往能以小见大,钩沉诸多历史的生机和真实。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
(Ⅵ)有一年一位外国要人访华,请绘画大师齐白石作画,齐老挥洒自如,一幅《牡丹醉春图》顷刻间完成。突然,一滴墨汁落到画上,观画者一片惋惜声。此时的白石老人神态自若,躬身在那墨点上轻描几笔,瞬间,一只极具神韵的小蜜蜂跃然纸上,《牡丹醉春图》顿时大放异彩,全场爆发出一片掌声。齐老风趣地问翻译:“这小蜜蜂可算得上‘国宝’吧!”
(Ⅶ)“双方不合算”
齐白石老人不喜欢照相,三十年代中期经人介绍,郑景康到他家中去为他拍照,为他照了十二张像,还放大了一张三尺半的,白石老人送郑一幅虾子;周围善为白石老人画了一张像,老人送周一幅《东方朔偷桃》人物画。过了几天,老人在客厅中写了个牌子,说“双方不合算”,表示以后再有人照像、画像,概不应酬。
(Ⅷ)“外宾没有称赞我”
白石老人对自己的艺术是很欣赏的。九十岁左右时有次画虾,他在纸上画了一根长长的头发粗细的须,以便对在旁观看的人说:“我这么老了,还能画这样的线。”
诗人艾青多次陪外宾去访问他,又一次外宾走后老人很不高兴,艾青问他为什么,他说:“外宾看了我的画,没有称赞我。”艾青说:“外宾称赞了,你听不懂。”老人说他要的是外宾伸出大拇指。后艾青回忆这件事时,感慨地说:“老人多天真哟!”
一九九五年发行新人民币,收回旧人民币,眼看就要到兑换截止日期了。有两位白石老人的女弟子估计他还没换,便自告奋勇,要替他办理更换新币的事。老人表示同意,但提出要求:“我只要那种粉红色票面的新币,即一元一张的,别的颜色不如这种可爱,故不要。”两人遵命,提了两个手提包去换。换回来的全市老人欣赏的一元一张的新人民币。当然,数起来也颇麻烦,累得她俩满头大汗。不过,这个偶然的机会使她俩得知老人财产的秘密。总数并不可观,打个毫不夸张的比喻,用这笔钱买老人自己的画,按目前的价格,大概是一张也买不下来的。当事人之一,老舍夫人胡青说:“从这一次经历之后,老人的人品在我面前又增高了许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