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2)班 陈海玥 石骏炜:改革开放前后我们衣食住行的变化
(2016-05-20 16:14:23)
标签:
改革开放前后我们衣食住行的变化 |
分类: 学生历史小文章集锦 |
初二(2)班 陈海玥 石骏炜:改革开放前后我们衣食住行的变化
作者:南京宁海分校 初二(2)班 陈海玥 石骏炜 来源:两宁两京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b5e6900102xouu.html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们每个家庭不论是经济情况还是生活水平都远远落后于现在,以下从几个方面来讲述改革开放前后我们衣食住行的变化。
从人们的衣着上看,改革开放之前,普通老百姓一般都是买布自己做衣服,条件比较好的,会去街道上的制衣店做衣服,所以当时有较多的裁缝,不过一年一般也就做几件,而且习惯于做的大一些,这样穿的时间会比较长;条件差一些的,家中孩子较多的,通常都是年纪最大的孩子先穿,如果穿破了就打补丁,后面年纪小的孩子再穿时,往往是补丁摞补丁。而改革开放后到现在,大家基本上都买加工厂做好的服装,做工技巧提高了很多,样式也非常多,所以从事裁缝这个职业也逐渐减少了。以前,我们穿衣服只是物质上的需求,而现在我们除了保暖以外,更多的是为了自身个性的需求,也就是精神上的需求。
从人们的饮食上看,改革开放之前,粮票是当时每个家庭最重要物品之一,因为当时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供应紧张,需要用粮票限制人们购买。所以老百姓基本上都吃不太饱,平时饭食中的油水太少了,只有到了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到油水较多的荤菜。而现在这种情况基本上不存在了,每个人都可以吃饱,并且我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得健康,人们讲究营养均衡。举例说,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从人们的居住条件上看,改革开放之前,尽管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已经取代了年久失修的破旧民居,然而当时很多家庭却仍旧都是几代同居一室,多数家庭没有独立的厕所、厨房,对周围的环境没有要求,交通也不是十分便利。改革开放后,国家开始兴建大量商品房,有许多中上等收入家庭,选择够买价格较高,但是环境设施、生活环境都更好的商品房。商品房的供暖、煤气、水电线路、安全等生活设施都非常完备,而且多数商品房有物业、有监控、有停车位,从各方面来看,住商品房要比住自建房放心的多,所以购买居住商品房成为大多数家庭的选择。同时,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买得到、住得起”的住房,国家还开始大力兴建了许多经济适用房和保障性住房,这些房屋有独立厨房、厕所,有上下水道,质量有保障,小区环境优美,购物交通也方便,极大地改善了社会上大量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从人们的交通条件上看,步行是常见的交通手段。改革开放之前,那时的公交车很少,做公交等一、二个小时是常有的事,所以大多数家庭出行只能依赖步行。至于今天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庭的自行车,那个时候也很稀罕,如果当时那家有辆“永久牌”或“飞鸽牌”自行车,那可是非常让人羡慕的事情。而改革开放后到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出行已经变得十分方便。公交条件比过去强多了,班次多、车况好、密度也高。不仅如此,许多人还有了自己的汽车,许多城市还修建了地铁。举例说,过去许多同学上学都靠两条腿走路上学,而今天许多同学上学都是坐公共汽车或者地铁。尽管这样便利的交通也带来了城市发展中的环境污染和交通阻塞问题,但这一切也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过渡的必经之路。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前后,我们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之前的吃不饱饭、衣着单调、居住条件差、出行不便,到现在几乎所有家庭都能吃饱饭、服饰多样、居住条件好、出行便利,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的几十年被称为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改革开放使过去贫穷落后的中国各个方面飞速增长,无论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还是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质的飞跃。所有这些使得我们更有信心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有信心履行好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明天会更好,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