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作者周长森)从中国史整理看高考重点的把握

(2016-04-12 13:44:43)
标签:

转载

分类: 高考研究及复习资料

从中国史整理看高考重点的把握

 

历史的复习到了最后,学生往往会觉得千头万绪,乱麻一堆,考试不会用,心理越发趋于紧张。这个时候,教师就要警惕了,务必做好知识的全貌呈现这一个整理环节了,好让学生一张纸头看全部,所有知识历历在目,轻重巨细心中有数,心理便踏实了,全局与局部的把握也做到了。

这个整理,是一头连着教材,一头连着考纲与高考方向的,所以马虎不得。要达到教材知识系统而入微,能魂能点,要达到考试重点把脉准确,来龙去脉心领神会,要浓缩到一张纸上,便于学生携带,随看随思。

记得一些专家直面批评中学老师,说基本书,就那么点内容,高考前几个礼拜讲讲就可以让学生高考高分的,中学老师却用三年时间还教不好。言下之意中学老师无用,中学老师瞎折腾。这批评的话初听起来,让人气愤崩溃的,你先别这么一顿棍子乱敲,自顾自己爽快舒坦,你有能耐自己下来混混人间人气,别总在神仙界打闷雷下冰雹,这不叫本事,什么狗屁专家,不过又一群“砖家”而已,经营黑砖窑的。但耐心想下去,具有点反思的精神,就会慢慢品出些这苦丁茶的味道。确实,我们一线教师应该自责,这些老前辈的话乃是语重心长,天上一日地上千年,这不是时光隧道,而是神仙知精华,人间多虚度。细心想想,一线教师确实讲了太多的无用东西:因不知道历史的真相不占有学术的前沿,便讲伪历史讲得神采飞扬,却不知道高考不考;因不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中轻重缓急形神架构,便凌凌乱乱勤勤奋奋折腾了学生。我想,这些正是前辈们的告诫,是告诉我们,讲精华,识大体。

拿中国史部分为例,我试着做一个整理,看能否说服大家。这个整理,近几年来我一直在做,年年准,是经受住了高考考验的;而且用这个整理,可以使学生短时间内掌握知识,效能还是有的。

一、中国古代史:以文明史观分析,结合时代与地域条件,辩证看教训与经验。兼顾朝代。

1、经济:自然经济形态,小农经济为主,属于东方农业文明。(1)古代农业发达,为手工业、商业奠定基础;(2)手工业深受小农经济影响,但也创造三部门为代表的辉煌;(3)商业在春秋战国、汉唐、宋元、明清时有几个高潮期;(4)新的生产关系的命运。

2、政治:总体属于专制政治。

1)古代早期:尚未形成中央高度集权,不得不用神权与族权维系政治秩序。

2)中央集权时期:A、对中央集权的评价。B、中央集权下的各制度发展。(注意朝代)

3、文化:包含思想、科技、文学艺术三个方面。

1)思想:从思想解放到专制,从思想奠基到主流思想的五个阶段。

2)科技:四大发明为标志的古代科技发达;联系时代背景与时代影响。

3)文学艺术:建立好基本结构,重点把握好时代性的市民文化与文人人格。

二、中国近代史:首先把握近代的使命与近代的总体含义。

1、近代经济:从传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过渡,重点是自然经济解体与民族资本主义五阶段的体系。

2、近代政治:主权丢失与维护主权的救亡图存的军事运动;追求独立民主富强的两大民主革命运动。

3、近代思想文化:为独立民主富强而向西方学习的不同层次的思想解放运动。

4、社会生活:中西文化冲突与交流融合,反映或推动了各时期运动与变化,折射文明开化。

三、中国现代史:重点是中国社会主义各方面的探索(曲折、成就与本质)

1、现代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制度与变迁脉络,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制度保证。

2、现代经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探索与失误成就。揭示社会主义规律。

3、现代文化:文化方针、教育不同阶段的特征、科技不同时期的内容与特征。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