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地缘看世界21

(2016-03-11 16:34:17)
标签:

转载

分类: 校本课程:中国疆域资料
原文地址:地缘看世界21作者:谢咏恩

东亚地缘解析-鄂霍次克海、日本海、东海

关于钓鱼岛的问题,说穿了就是当初并没有意识到他的重要性。后来意识到了,时间也已经晚了。

  还是把视线投向东亚的那几块海吧。东亚沿海被外岛链分割与了三块海域,分别是鄂霍次克海、日本海、东海。
  如果说日本极盛时已经基本占据了所有的外岛(北库页岛除外,也曾占据过,后来交还给俄国了),那么随着日本的战败,地缘政治格局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北部的库页岛和千岛群岛被俄国占据,使得鄂霍次克海成为了俄国的内海。库页岛由于气候的原因,并不适合建立大型的军事基地。但千岛群岛的东侧由于有太平洋暖流的滋润,气候条件要比库页岛好的多。因此成为了俄国东出太平洋的重要海军基地。
  这也应该是日本当初愿意放弃南库页岛,而换取独占千岛群岛的权力的原因。对俄国直接将势力伸入太平洋感觉威协最大的也是日本,因此日本希望最起码能将“南千岛群岛”划入国土防御圈。而俄国当然也知道这一群岛的价值,因此在没有足够的利益做为交换的时候,并不愿意表态。这也就是所谓“北方四岛”问题悬而未决的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态度。尽管日本曾经对中国的安全造成过很大的伤害,但北京方面清楚,真正的威协是来自俄国。日本在1945年以前所做的已经达到了它的极限,随着中国的崛起,主动权又重新回到了大陆一边。
  因此中国方面并不希望俄国能够很顺利的介入太平洋的事务。最起码从地缘的角度来看,中国和美国反倒容易达成平衡。有鉴于此,尽管中国并不能直接介入“北方四岛”问题,但你可以看到在中国的地图上,这四个岛屿一直是被划为日本领土的。


  作者:鲁迅的马甲 回复日期:2009-08-24 20:58:29 
    楼主,你的地缘政治分析做的相当不错,鄙人很佩服。但是建议你不要涉及其他过多领域。哪些方面你并不擅长
  =========================================================
  地缘政治分析口水较少并不是我分析的好,而是很多客观事实我们无法否定它的存在。至于涉及到主观意识的问题,人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所以引来争论是很正常的,并没有什么擅长不擅长的问题。
  不过我终是希望在国观能有个理性分析的环境,所以以后还是会尽量少牵扯到其他方面。
  有些朋友可能不习惯我行文的方式,正如原先有个朋友觉得象说书一样,也有的朋友觉得有调侃的味道。也许这正是我所希望的,我并不想把帖子写的象论文一样。何况为了避免过多的夹杂主观情绪在里面,我尽量希望能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分析问题。因此也许有的朋友会觉得语气会有些类似于《参考消息》上的文章。


  在往下说到日本海,很可惜,这一海域目前为俄、日、朝(韩)所共有。外东北地区始终是中国近代丢失的土地中最具战略意义的。(南海诸岛目前我们还可以要求主权,而琉球的法律地位并不能算中国的直接领土,按现代的法律定位,更类似于“共主邦联”的地位)。
  好在最具战略地位的东海,目前中国还能有足够的发言权。如何压倒日本获得战略性的优势,前面已经做过分析了。现在让我们将视线转向经济领域,看看在专属经济区方面目前是怎样的格局。当然这其中也必须将黄海也一起考虑进来。也就是说要对中日韩三方在东海、黄海的利益做一个分析。

图:东亚外岛图
[转载]地缘看世界21

在分析南海中我曾经对“专属经济区”的划定做过一个解读。简单的说一个国家可以用“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概念划定自己的利益范围;也可以用大陆架延伸的原则来要求超出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这两种原则从法律上来说是平等的,也就是说你可以选择对你有利的原则。
对于中国这个占据了广阔大陆的国家来说,用大陆家原则当然是能够争取更多的利益了(大陆纵深越广,大陆架越长)。
让我们先对东亚的大陆架区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图:东亚大陆架示意图
[转载]地缘看世界21

作者:红旗下的子弹007 回复日期:2009-08-24 22:14:47 
又看了下鄙视兄的“新世界岛图”,美国的确像是真正的“中央帝国”!不过,按图索骥牵强的联系的话,东南亚甚至包括澳大利亚的连线,非洲和阿拉伯半岛以及“伊朗高原,哈萨克平原”一线,也能形成个只有南北极开放的“包围圈”!美国影响力辐射空间可能只能在“海面”上了!呵呵,再观察下阿富汗周围这片地皮,正好是在美国国土180度对面。。。。真有这么“巧合”吗?即便是几何学上也许都有美国垂青和重视的道理,何况还下了那么大的赌本,美国人在蠢也不会不知道前苏联的前车之鉴的,成不了撕裂世界诸股主要势力结合部的钉子,便是将自己耗至精尽而亡的陷阱。


每个国家都有权利在地图上将自己视为中心,因为地球是圆的,美国的中心位置并不是画出来的,而是有很多原因的,具体的我已经分析过了,在这不再重复。
另外从经度来看,美国的对面正好是中国(基本都处在135度—65度之间,只不过一个是西经,一个是东经)。至于阿富汗和伊朗美国为何如此重视,我在中亚篇会详细讲到的。
从图上可以看出,中国在与日本的“专属经济区”之争中还是占有很XX理优势的,因为大陆架清晰的延伸到冲绳海沟。而日本与之对抗的理由是认为冲绳海沟也是大陆架的一部分,因此双方在同一大陆架上,所以不适用大陆架原则,而希望采用中间线原则。
希望采用哪一种原则是双方的权利,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海上的石油。不过这一次石油的分布有利于中国方面。
在在图上我们可以看出,东海的石油带一共分为三块。一块完全位于中国线内;一块完全位于争议区内;而那块最大的则大部分在争议区内,有一小部分在日本要求的中间线外,也就是在中方无争议区内。
目前中国的策略是对完全属于自己的那块先不急,对于中间那块大油田先采起来(在自己无争议的那部分,不过油井是个盆地,这样也就等于把中间全给采了)。对于有争议的部分先搁置起来。看似公平,其实对日本十分不利。因为这样日本将无法动手,所以日本人极力提出共同开发。最终的谈判结果是中方同意与日方在北边那块完全属于争议区的油田搞共同开发。
不过说是这样说,双方合作需要互相协作的,中方显然对此并没有什么积极性(地质资料都在中方手上)。至于这种合作是不是缓兵之计,大家就各自掂量了。
图:东海油气油图
[转载]地缘看世界21
现在说说中韩黄海划界。
如果说中日东海划界中,中方的大陆架延伸还是很明显的。那么中韩两国就可以说是处在同一大陆架上了。因此韩国提出以“中间线”为标准。但中国希望考虑公平因素,即考虑双方的海岸海长段以及人口等因素。说白了就是认为国家大,人口多,相应的经济区也应该多划点才公平。
这一要求当然也是有道理的,不过考虑到将来在南海问题上我们也有可能要用“岛”去跟对方的“大陆”划分海界,中方并没有过份强调公平原则。
当然该争取的还是要争取,最起码还可以从大陆架的定义上找到相对有利的证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大陆架的定义是“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
前半段没什么异议,后半段就可以商量了。最起码这大陆架上的底土都是黄河从用了上万年从中国带出去的。所以尽管从地质条件来看,中韩两国是处在同一大陆架上(相向共架国)。但上面的土是从中国流出去的,据此认定大陆架的大部分是属于中国也并非没有道理。
因此才会有“中国与韩国为相向共架国,其间有靠近朝鲜半岛一边、两侧底土不同的中国古黄河河道相区分.所以中国主张按自然延伸原则划界,即按古黄河河道与韩国划分黄海大陆架。”的说法。
在这里我不评论以底土来源认定大陆架归属究竟有多少法理依据。只是想说在国际争端中是需要据理必争的,毕竟每一点让步都关系到利益。
事实上相比韩国的两面为人,中国的要求最起码还存在逻辑上的自圆其说。韩国与中国在黄海划界时是按照“中间线原则”的,但转过身去与日本划界就要注以“大陆架原则”了。既然中国可以将大陆架的要求延伸到冲绳海沟,那韩国做为大陆的一部分,也想当然的在它的南边将它的大陆架要求延伸到了冲绳海沟。只是这一要求不仅和日本冲突了,也和中国在东海上的利益有部分冲突。以至于日韩将双方争议区划定为“共同渔业区”时,中方持反对意见。
图:中日韩专属经济区争议示意图
[转载]地缘看世界21

日本在与中韩在东海划界问题上是处在不利的地位的,怪只怪琉球群岛(冲绳)太小了,构筑不起足够长的大陆架。不过反过来讲,日本用这些点“领土”和中韩两国划分东海,还是占了很大便宜的。
上面这张图有标出三方的利益要求线。应该来说中国无论是在与日本还是与韩国的纠纷中三方对中间线以西的海域属于中国都没有异议。有鉴于此,也许最终的划界采用“和稀泥”的方式(即将争议区一分为二),或将争议区划为共同开发区的机会比较大。
在这里不得不提下“苏岩礁”了,这块石头的法律地位其实还不如“冲之鸟”,因为它即使在低潮期也在海面以下。由于它的国际法地位如此低下,韩虽然在国内还在宣传它是所谓“离於岛”。但对外仍不得不与中国达成协议,苏岩礁的归属不做为划分专属经济区的依据。
由于这块石头位于“中间线”的东侧,韩国对它的占据更多是象征意义。希望借此证明其在“中间线”以东海域的存在。

作者:红旗下的子弹007 回复日期:2009-08-24 23:56:59 
鄙视兄在韩国周围划得那条灰色的线,就是按上面“理据”划出来的德“自然”分界吧?

的确是“领海基线”,那条靠底土确认出来的“大陆架”找不到相关资料。事实上确认土的归属和界限还真的很难办到,何况这种提法多少有点牵强。所以同样是“中间线”,中国在东海对日本的态度比在黄海对韩国就要强硬的多。

作者:不很忙 回复日期:2009-08-25 00:09:35 
看完这个回复,再看别的内容意义也已经不大了    
说实话,你的帖子写的不错,虽然没有振聋发聩的观点,但也颇具扫盲的功效    
问题就在这里,欣赏追捧阁下文章的人普遍缺少国际关系问题的辩识能力,LZ的话或许成为这些人思考这些地缘政治知识的开始    
而LZ敢说对自己的话负责任吗?你口口声声说自己尽量以一个客观中立的角度去描述,可描述的结果就是:南海不是中国的南海;消化不了的领土没必要强求......
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面对这些你的FANS们,你真的一点不羞愧吗?

呵呵!我没有这么大能量左右历史的进程。我在分析南海时自始自终没有说过要放弃南海诸岛的主权。相反,鉴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已在〈南海宣言〉中被确定为解决争端的法律依据,中国更加需要坚持对那些岛屿的主权要求。因为只有依靠这些岛屿才能够在南海划出中国的利益要求(也就是最大可能的专属经济区),而不是一条只存在于中国地图上的,断续的“九段线”。
至于“南海是周边国家的南海”的提法是为了避免外部势力介入南海,本身是为了维护中国在南海的绝对话语权。当然你如果认为周边国家在南海不会有一点利益那也是你的权力。事实上即使“九段线”也为南海周边国家留出了一点空间。

作者:游荡的Ulysses 回复日期:2009-08-25 00:17:20 
鄙视兄,不才以为韬光养晦的国策虽说是现实需要,但TG是否运用的过头了?现在在外交上表现过于软弱,对内难以服众,对外也给一些小国释放了错误的信号。
太祖当年自不必说,就连完全现实主义的太宗也有“从地理位置上看,菲律宾离中国也很近。”以及“中国人穷是穷了点,但打起仗来是不怕死的”之类言语,可是现在连外邦小国都唬不住了。

怎么说呢,因为在后三十年北京方面已经知道或者说学会了从法律上来寻求证据(能有法理机会的要求并没有一丝松口的意思,比如钓鱼岛)。所以很少听到象前三十年那样意气风发、慷慨激昂的声音是很正常的。
大家晚安!东亚部分大体就到这了,大家也可以顺着这个话题再加以讨论。我需要一点时间准备一下中亚部分,希望能够让大家重新认识那一块多事之地。

这就牵扯到这帖是给谁看的,是普及帖,还是专业讨论,很专的来讨论地缘政治的话,范围未免太大了,说是普及帖,就是LZ一展胸中丘壑,那恕我直言,普及知识的话,用词怎可不正确,立场怎可完全中立,我也写过普及贴,我也写过和大家讨论的帖子,我不会容忍有什么人看了我写的东西,能产生类似南海不是中国的想法。
睡前再回一贴吧。世上没有两全其美的事,也许我也可以象新闻与学究们那样先设定一个符合“主流思想”的结果,然后再找证据论证。最后再喊几句“中国不可辱”之类的口号,但那也就失去了这个帖子的意义了。就象你认为我没有完全站在中国的立场上看问题一样,也有很多朋友认为我是政府的喉舌,每个人都有自己看问题的角度,不可能做到人人满意。
我在研究这些问题时尽量先从客观环境的角度独立思考,当然考据出来的结果和现在的实际情况相类似也很正常。最起码我本人不愿意为政治家们贴标签。我并不认为我有超过他们的能力或智慧。之所以让很多人感到新鲜是因为在过往“知道的人未必肯说,而肯说的人未必知道”。
也许有人认为前三十年的做法很过瘾,也许有人觉得后三十年的想法更理性。只能说此一时彼一时,放在当时的环境之下也许这就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从商业的角度来看,当你的公司实力还很弱的时候,用一些超常的方法博出位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当你已经成为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时候,再用类似的方法可能会起到反效果了。

关于民族那一节,是贴了以前发不出去的一个帖子。内容只是告诉大家,现时的民族政策并非会让中国陷入分裂的状况。也不需要把55个少数民族都定义成潜在的分裂分子。民族并不一定分裂的理由,地缘的融合度有时才会是关键。
  就北京的政治家们最早的本意来说,是让民众习惯于纵向的看待社会,而非横向的划分敌我。其实社会本身分为不同阶层的,人为的划分反而会而适得其反。不过前三十年的这种做法当时倒有利于消除横向的差别。
  纵向的人为的切割社会亦会造成很严重的社会问题,政治家们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在后三十年的政治家便学会尊重客观规律,并不再为各社会阶层贴标签了。这无疑是正确的,不过事物总是此消彼涨的。当人们的注意力不再集中在所属的阶级后,横向的民族意识出现一定反弹也是很正常的。
  现时的解决办法当然不是回复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而是对民族政策作技术上调整,使之更加公平化。目前的所谓“民族矛盾”大部分也正源于此。营造一个能让所有国民都感到公平的社会环境并非易事,但应该是一个调整的方向,也是需要大家思考的。

  作者:鲁迅的马甲 回复日期:2009-08-25 18:55:56 
  楼主解释过多他并不熟悉的方面,就会造成这样的结果:一、有人纠缠,二、楼主需要花费不多的精力去涉猎更多的领域,会造成歪楼和主贴质量下降的危险。
    这实在是我所不愿意看到的。请楼主慎重考虑。此贴已经不需要靠口水来吸引眼球了。
  ===========================================================
  谢谢指出!这也正是我所担心的,所以尽量保持主线的清晰度。不过毕竟也是个凡人,有时也会逞口舌之快把话题扩展。好在浅尝辄止,不至于引发过过口水。
  作者:river6201636 回复日期:2009-08-25 01:25:24 
      关于地质资料都在中方手上,和楼主讨论下。要获取这些地址资料,大概需要用多长的时间?
    另外还有,据闻日本已经授权某帝国公司开采处于争议区的那块石油,现在的进展情况究竟怎么?zf如何应对?
  ==========================================================
  中国在东海是1974年8月开始探测,1982年钻探成功第一口井。日本如果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要多久,我不敢说,希望有石油方面的专业人士解读一下。
  那段时间日本由于国内意见不统一,一直未敢在争议区进行探测。后来获知中方成果惊人,所以强烈要求介入。不过中方筹码已经在手,所以要求将争议区先放起来。现在答应可以共同开发,但也是能拖一时是一时。日本有点哑巴吃黄莲,所以希望中方最起码把资料共享。不过日本也知道中方不会真的给,因此时不时的自己去试试,当然中方随时会加以阻扰。
  感觉对于北部那一小块油田最终还是会共同开发的,因为中国也不大可能独吞争议区。但优势毕竟在中国一面,所以用时间多换点筹码也不是件坏事。



  作者:kokeyky 回复日期:2009-08-25 20:50:02 
   
    楼主觉得中国可以采取什么措施阻止美国、日本、印度等的势力涉入?
    既然将东南亚作为利益区域,那么我认为中国在南海上建立一个大型军事基地,或者租借沿岸国家基地,是很必要的。那么基地的理想地点在哪里?
    中国大陆的沿海区域主要两块:华东,华南。华东靠东海,华南靠南海,楼主认为这两个区域会有如何的军事上、经济上的分工与合作呢?(呵呵,跑到区域经济上了,跑题了)
  ==========================================================
  阻止外部势力进入南海需要从两点着手,一是军事,二是石油。也就是说南海地区的石油(也包括其他资源)开发技术上要以中国为主。之所以这么久没动,也就是因为我们的深海探测技术还不成熟,我前面说过要到2011年成型。到那个时候即使周边国家不同意,中国也会先把井扎下去再谈。
  至于阻止外部势力的军事介入,主要是不让他们在南海周边国家有立足点。那就牵扯到大国之间复杂的博弈了。如果从战术上来说最起码要阻止美国租借越南的“金兰湾”,这个把握性还是较大的;至于菲律宾,由于一直属于美国的势力范围。所以阻止美军再次进驻有点难度,但如果中国不是逼得太紧,菲国内的民意也不会愿意把请出去的神再接回来。马来、印尼倒不用担心,美国真要是直接进驻,那些穆斯林“兄弟”会替我们出头的。新加坡现在已经变成骑墙派了,而且地方就那么大,也容不下美军的基地。
  最终还是需要加强中国的蓝水力量才能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所以航母与深海石油开采能力的形成几乎是同步的。基地最合适的地方当然是海南,已经开建了。至于租借港口那是不会的,一是不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二是你本来就是为了和人家争夺利益的,想借人家也不会借。长期的规划应是扩建太平岛,将它建成前哨基地(和平时期能保持足够的威慑力)。这样基本就可以保证南海的控制权了.

作者:sxlfhm1971 回复日期:2009-08-25 22:29:27 
    鄙视兄,印度会不会以某种方式进入南海呢?印越关系有合作的迹象
  =========================================================
  印度当然想了。其实从历史上来说,出于地缘的原因,印度文化对东南亚的渗入比中国来的深,特别是在南海南部地区。如越南南部(原为占城国,1832年才被北越最终征服的)、印尼、马来西亚,最初都是印度教国家。怪只怪印度的纬度决定了它不是一个主动扩张的国家,在更具有扩张性的伊斯兰教入侵之后,基本丧失了它在海外的影响力,连自己的本部也被分出了两块。(占城是被东亚文化覆盖的)。
  现在印度教和印度文化基本是一个孤立的样本,而且过于保守,加之实力有限,所以我并不看好他与东南亚的长远关系。如果越南要抱大腿的话,选择美国会更现实。


  作者:佛陀的微笑 回复日期:2009-08-25 22:42:12 
    这点楼主还不如沙梨熊呢。你是喜欢军政府还是昂山素姬?
  =========================================================
  无所谓。谁能给中国最大的利益就喜欢谁。


  作者:佛陀的微笑 回复日期:2009-08-25 23:01:29 
    楼主不会说昂山是什么人你不知道吧?昂山在西方的声誉可一点都不比达赖小哦。西方这么多年制裁缅甸不就是为了她么?她要上了台会怎么样好像用屁股想也知道吧?
  ===========================================================
  说西方这么多年制裁缅甸是为了她,是高抬了她了,没有昂山也会有其他人的。西方要的是一个能够介入的缅甸事务的理由,同样的事他们在中国也试过。
  我并不认为军政府是什么好货色。但目前看来他们在台上并不会给中国造成威协。
  很多时候我们并无法预判其他国家的国内政局变化是否一定会对中国的利益造成影响。就像美国扶植伊斯兰极端势力对付苏联,现在反倒成了自己的心腹之患。
  务实的做法是不主动介入他国的内政,不管谁上台都可以合作(对于他们也希望这样),特别是对于地缘位置重要的地区(巴基斯坦就是一例)。这种利益为先的做法在很多时候也许并不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但也是中国所能选择的最理性的做法。


  我只从地缘上分析中国的战略利益,并不认为某一个人的身体状况或安危与否就会影响历史进程。从意识形态来决定对外政策从长远看来是危险的。例子已经有很多了,最起码现在看来,朝鲜对中国的安全威协反而大于韩国了。


     另外谈下所谓的“土地换和平”观念。我真诚的希望大家在运用某些看似专业的名词前,能多少了解一下它的背景和来历。
  “土地换和平”是1991年10月阿以双方确立的谈判的原则——即让以色列通过归还它在历次中东战争中占领的阿拉伯人领土,来换取与阿拉伯人的和平相处。
  不管这些土地在国际法上的性质如何,它最起码是以色列已经长期占领的土地。以中国所处的位置并不需要这样做。如果有一天哪位朋友获知中国以土地去换取所谓“和平”请告诉我一声。我并不介意把冰箱里的鸡蛋放臭了,和你一起去扔向做出这个决定的政治家。(事实上对于中国目前尚未占有,但随着实力增长有可能获取的土地,中国也不会放弃主权要求。比如南海主岛)

  作者:恍惚如梦 回复日期:2009-08-27 11:43:08 
    有问题请教楼主,我感觉南海问题应该远不如冲出第一岛链问题大,冲出第一岛链就意味着我们要直接面对来自美国的压力,这个可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张召忠也谈过“中国的力量如果出来以后,越过第一岛链以后进入西太平洋,那么直接对它的关岛,对日本的横须贺基地,对夏威夷构成了一定的威胁,所以说在正面第一岛链这个地区感觉是很大的冲突点”。
    我觉得似乎这个第一岛链不通过战争很难出得去,即使我们不断营造和平崛起的氛围也很难消除对美国的实际威胁。不知道楼主有何看法。
  ===========================================================
  张召忠还说过对岛链不必太再意,和平时期它并不妨碍中国的进出,包括军舰。美国的做法一是在岛与岛之间埋设监听系统,以掌握中国潜艇的动向;二是使中国的船只进出太平洋时处在他陆基力量的防御圈内。真正发挥作用是在战争时期和准战争状态下。
  正如你所说,中国即使用军事手段突出了第一岛链,还有第二岛链(关岛为中心)。所以就更不可能用战争的方式硬突破了。可以参照的例子是太平洋战争时期的日本。中美海军力量的对比还达不到当时日美的对比。另外日本在西太平洋上的地缘优势要强的多(除本岛外还有很多附属岛屿)。所以除非日本加入中国阵营,否则即使双方军力相等,在太平洋上中国也没有胜算。


  作者:韩日恋曲 回复日期:2009-08-27 13:14:57 
     楼主,你学法律的是吧?出个你专业范围内的题目解答下:
    一个美籍日本人从中国境内投出一颗炸弹,炸死了一个站在越南境内的德籍阿根廷人,这件事该由哪方处理??
  ===========================================================
  呵呵!这种假设搞的有点象奥数的做法了。根据属地原则,中国会第一时间处理的;越南如果想多事的话,也可以管(就看扔完了犯罪嫌疑人往哪跑了吧)。
  根据属人原则美国肯定也会要求引渡的;德国现在应该也承认了“被动的属人原则”,所以也会提出要求的。。阿根廷和日本会予以关注,但谈不上管辖权。
  按国际惯例“属地原则大于属人原则”,不过如果都有管辖权的国家原意协商也无所谓。关键还是看其中的利害关系。

  因此中国更多的是通过其他的软实力逼迫美国让出一定空间来。现实的战略目的有三:一是中国可以安全的出第一岛链,将海军力量延伸至南太平洋;二是将南海完全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三是可以在印度洋上保护中国的利益。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