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2016-03-10 14:07:00)
标签:

转载

分类: 网上旅游资料
原文地址:故宫之坤宁宫作者:daduzuofu

故宫之坤宁宫

 

  这是一场的漫长婚礼,清代260多年间,这样的婚礼只举办过4次。紫禁城里最喜庆,最热闹的活动,就是皇帝大婚。清代只有顺治,康熙,同治,光绪幼年登基的皇帝,才有幸在紫禁城举办过婚礼。最后一次,也是最盛大的一次。光绪大婚,礼仪非常复杂,从选后到洞房,历时104天才完成。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以上选自皇上大婚图)

 

   极为尊贵的中轴线建筑,只有在皇帝大婚的时候,才能最完整的得到使用。因为大部分庆典,都集中在紫禁城的政治区域——前朝的三大殿,只有大婚那天的新皇后,才能乘坐凤舆,从午门,沿中轴线,直达内廷的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后宫图)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坤宁宫,座落在中轴线上。这座明朝皇后的寝宫,清顺治十二年改建后,被改为祭神和节庆朝贺的地方。大婚时,坤宁宫东暖阁,就是新婚帝后的洞房,他们将在这里共度三天。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坤宁宫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之精华。属于北京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交泰殿后面。坤宁宫宫名字出自《道德经》原文: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在古代皇后的地位跟皇帝相对,是天下女性中最尊贵的,皇帝是天,皇后就是地,皇帝是,皇后是,皇后也是天下间之唯一,皇后的寝宫取自道德经中的,坤得一以宁这一句,故名坤宁宫,同理,天得一以清,皇帝寝宫名乾清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坤宁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坤宁宫坐北面南,面阔连廊9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明朝两次毁于火,万历年重建。清沿明制于顺治二年重修,顺治十二年仿盛京沈阳清宁宫再次重修。嘉庆二年乾清宫失火,延烧此殿前檐,嘉庆三年(1798年)重修。乾清宫代表阳性,坤宁宫代表阴性,以表示阴阳结合,天地合壁之意。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坤宁宫东暖阁,依然保持着百余年前,光绪大婚时的布置。最能传递新婚之喜的,是龙凤喜床上铺的被子。来自江南的精工织绣,一百个天真烂漫的儿童,称作“百子被”,以象征皇帝多子多孙,江山万年。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古人认为:皇帝多子多孙,国运才能昌盛,而无后,对于皇室来说,是一个王朝行将覆灭的不详征兆。洞房的精心设计,寓意不言自明。而这精心设计的苦心,终究落空。这间看似喜乐的洞房,对没有爱情的帝后来说,只是苦闷生活的开始。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被子上的百子图)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1644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克北京时,崇祯的皇后(周皇后)在坤宁宫自杀。到了清代,因为皇帝办公地点从外廷移进内廷的乾清官,寝宫西移养心殿,所以坤宁宫也就成为形式上的中宫了。皇后可以住在东西六宫随便选择一处居住,只有在皇帝大婚时才在坤宁宫和皇帝住上两天。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坤宁宫后)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坤宁门里)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坤宁宫后边小院)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清朝的皇帝在即位以后才举行婚礼的,有顺治、康熙、同治、光绪四朝。而根据《大清会典》能肯定皇后曾经在坤宁宫住过的,只有康熙、同治、光绪三朝。此外,辛亥革命以后,溥仪举行婚礼时也曾在这里住过。除了婚礼之外,清代历朝的皇后在元旦、冬至和她的生日(叫作千秋),率领贵妃等去朝见太后和皇帝礼毕在坤宁宫休息,再到交泰殿升座,受妃嫔们的朝贺。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坤宁宫经常的用途是祭神。每日朝夕祭、春秋大祭、求福祭、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等,都在坤宁宫的明间举行。每次祭祀,萨满必跳舞,俗称“跳神”。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坤宁门外)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子夜三刻,紫禁城的北门——神武门,打开了,宫禁森严的紫禁城,每天最早进入的,是一个老妇人和两头活猪,这一行,即将前往坤宁宫。参加一项每天都要进行的活动——萨满祭神,老妇人就是主持活动的萨满。每次祭神,都要在神位前杀猪,在这里用清水煮熟,再向神灵贡献。两头活猪,就是祭神时要宰杀和敬献的牲口。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门外)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门里)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杀猪跳神,本是满族在关外的传统。清朝入住紫禁城,皇宫的格局几乎全部照收前朝,中轴线上唯一重大的改变,就在这坤宁宫。满族入关前,皇后的寝宫,就是皇室进行萨满教祭神的场所,入关以后,他们把民族记忆搬进了紫禁城的坤宁宫。这里每天早晚都有祭神活动,凡是大祭的日子,和每月初一,十五,皇帝皇后都亲自祭神,祭神后,皇帝会率领王公大臣吃祭神肉。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进坤宁宫吃肉,名为“分福”,一向被大臣们视为殊荣。其实,到坤宁宫吃祭肉,并不是什么享受的美事。祭神的肉被称为“怍肉”,也就是白水煮肉,没有任何调料,而且都是大块大块的端过来,但,不吃是大不敬。于是,常有人偷偷的在袖子里,藏一点盐来度过难关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为了配合萨满祭祀,坤宁宫的改造是随处可见的。坤宁宫室内西、北、南三面,修起了环形大炕,供奉神位。东北角,是祭祀时煮肉用的灶台,有三口大锅,两只猪各占一锅,另一锅蒸切糕。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一个个看似简单的改动,其实并不简单。在传统汉文化中,位于中轴线上的建筑,被纳入到宗法体系中,在地位和象征意义上,受到典章、制度的约束。改造位于中轴线的坤宁宫,意味着满清皇室,希望把满族的印记,列入到千年的宗法体制之中。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在今天的故宫,坤宁宫的特别陈设,让我们触摸到一个民族,古老的记忆。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转载]故宫之坤宁宫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