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中华甲骨文

(2016-03-09 09:15:05)
标签:

转载

分类: 教学问题及教学资料
原文地址:中华甲骨文作者:慈湖校友

 

                  中华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王八担”、“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转载]中华甲骨文 

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转载]中华甲骨文

 

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转载]中华甲骨文

 

甲骨文于1898年为古董商、金石学家所识别,之后在殷墟(河南安阳小屯村)大规模发掘,有大量的龟甲兽骨出土,加上别地的零星采集,至今已收集十几万片,其中单篇文章最长者达百余字,可以看出应用文雏形.在总共10余万片有字甲骨中,含有5千多不同的文字图形,其中已经识别的约有1000多字。

 

[转载]中华甲骨文

 

甲骨文中形声字约占27%,可见甲骨文已是相当成熟的文字系统。

 

[转载]中华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

 

[转载]中华甲骨文

 

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是一种很重要的古汉字资料。

 

[转载]中华甲骨文

 

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殷墟。殷墟是著名的殷商时代遗址,范围包括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小屯村、花园庄、侯家庄等地。

 这里曾经是殷商后期中央王朝都城的所在地,所以称为殷墟。这些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纪录。

 

[转载]中华甲骨文

 

商代统治者非常迷信,例如十天之内会不会有灾祸,天会不会下雨,农作物是不是有好收成,打仗能不能胜利,

 

[转载]中华甲骨文

 

应该对哪些鬼神进行哪些祭祀,以至于生育、疾病、做梦等等事情都要进行占卜,以了解鬼神的意志和事情的吉凶。

 

[转载]中华甲骨文

 

占卜所用的材料主要是乌龟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

 [转载]中华甲骨文

 

通常先在准备用来占卜的甲骨的背面挖出或钻出一些小坑,这种小坑甲骨学家称之为“钻凿”。

 

[转载]中华甲骨文

 

占卜的时候就在这些小坑上加热是甲骨表面产生裂痕。这种裂痕叫做“兆”。

 

甲骨文里占卜的“卜”字,就像兆的样子。

 从事占卜的人就根据卜兆的各种形状来判断吉凶。从殷商的甲骨文看来,当时的汉字已经发展成为能够完整及在汉语的文字体系了。

 

[转载]中华甲骨文

 

在已发现的殷墟甲骨文里,出现的单字数量已达4000左右。其中既有大量指事字、象形字、会意字,也有很多形声字。

 

[转载]中华甲骨文

 

这些文字和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字,在外形上有巨大的区别。但是从构字方法来看,二者基本上是一致的。

[转载]中华甲骨文

 

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

 

[转载]中华甲骨文

 

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

 

[转载]中华甲骨文

 

中国商代和西周早期(约公元前16~前10世纪)以龟甲、兽骨为载体的文献。

 

[转载]中华甲骨文 

是已知汉语文献的最早形态。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早先曾称为契文、甲骨刻辞、卜辞、龟版文、殷墟文字等,现通称甲骨文。

 

 [转载]中华甲骨文

商周帝王由于迷信,凡事都要用龟甲(以龟腹甲为常见)或兽骨 (以牛肩胛骨为常见)进行占卜,然后把占卜的有关事情(如占卜时间、占卜者、占问内容、视兆结果、验证情况等) 刻在甲骨上,

 

[转载]中华甲骨文

 

并作为档案材料由王室史官保存 (见甲骨档案)。除占卜刻辞外,甲骨文献中还有少数记事刻辞。

 

[转载]中华甲骨文

 

甲骨文献的内容涉及当时天文、历法、气象、地理、方国、世系、家族、人物、职官、征伐、刑狱、农业、畜牧、田猎、交通、宗教、祭祀、疾病、生育、灾祸等,是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商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转载]中华甲骨文 

 

                    (有关资料来自网络)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