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二(5)班 朱嘉宜 郭可如:我眼中的林则徐

(2015-12-24 17:52:14)
标签:

林则徐

分类: 学生历史小文章集锦

初二(5)班 朱嘉宜 郭可如:我眼中的林则徐

作者:南京宁海分校 初二(5)班 朱嘉宜 郭可如 来源:两宁两京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b5e6900102x6fb.html 

通过小学和初中有关林则徐课文的学习,在我眼中,进行了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的林则徐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民族英雄。

林则徐(以下简称“林”)在虎门销烟之前就是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员,当时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而林当督抚二十年,却是死后“三子分家各得六千串”。

鸦片是以"贡品"进入中国的。鸦片原产于西亚起初被视作一种良药,用途十分广泛,疗效十分显著。可以说,作为药物,鸦片在中国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但在清朝时鸦片被过多过滥地使用,才演变成一种危害人类、社会的毒品。清朝道光年间,鸦片输入的数量空前增加,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了严重的局面。1

道光十八年(1838年),黄爵滋上书主张以死罪严惩吸食者,道光帝令各地督抚各抒己见。林坚决支持黄爵滋的严禁主张,提出六条具体禁烟方案,并率先在湖广实施,成绩卓著。八月,他上奏警告:“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九月应召进京,十一月受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并节制广东水师,查办海口。于道光十九年正月抵广州;于二月会同邓延桢等传讯十三行洋商,责令转交谕帖,命外国鸦片贩子限期缴烟,并具结保证今后永不夹带鸦片,他还严正声明:“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但外商拒绝交出,经过林的坚决斗争,收缴全部鸦片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于四月二十二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2

林虎门销烟的行为是否是此后英国发起鸦片战争的真正原因?虎门销烟应该是一个导火索。在之前,林曾致信给英政府商讨禁烟,但是因为当时中国朝贡的外交理念和英国自由贸易的原则完全不同,所以根本说不通。后来林采取强硬措施,软禁英国商人,更大的矛盾产生了。林认为这是“依法处置”,但英国政府认为这严重损害了公民的自由权、生命权,英国政府为了保护自己人,将鸦片“国有”,也就是说,虎门销烟本来销毁的英国商人的鸦片现在变成了英国政府的鸦片。这样,事态扩大了。英政府的态度比较强硬,但英国商人还是想赚钱,就“偷偷地”尽可能在中国通商。结果英国人开炮打这些“背叛者”,中国则出于保护贸易对象的理由给予反击,就这样,两军发生了冲突,随后,英国宣战。3

我觉得,发生鸦片战争真正的原因还是在于当时中国对世界的发展认识不够,导致了冲突的不断升级。而林为民为国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学习,并为之自豪。

 

 

参考资料:

[1]好搜百科:烟土http://baike.haosou.com/doc/5791559-6004351.html

[2]好搜百科:林则徐,http://baike.haosou.com/doc/5373456-5609433.html

[3]知乎网:蔡俊:林则徐虎门销烟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真正原因吗?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51297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