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9)班 宋新宇:我眼中的林则徐
(2015-12-23 17:38:41)
标签:
林则徐 |
分类: 学生历史小文章集锦 |
初二(9)班 宋新宇:我眼中的林则徐
作者:南京宁海分校 初二(9)班 宋新宇 来源:两宁两京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b5e6900102x6b7.html
提起林则徐,我并不陌生。小学三年级课文《虎门销烟》就学习过,初二中国历史第一单元的《鸦片战争》,让我进一步认识了这个伟大的名族英雄——林徐则。
林则徐(1785~1850),福建福州人,鸦片战争前曾担任湖广总督,力主禁烟。1839年,道光帝任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于是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虎门销烟。在当时,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英国人发现,从事毒品鸦片可以牟取暴利,使白银流入英国人的口袋。1800年,鸦片收入一百二十四万多两白银,到1838年增长到五百一十九万多两,这加剧中国的贫弱,还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那时,林则徐上书给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林则徐在广东立下军令状:“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他派人暗访密查,缉拿烟贩,并强迫外商交出鸦片200多万斤,即于虎门海滩当众销毁,经过20多天,到6月25日,才销毁完毕。林则徐的这一壮举,受到百姓的赞扬。
我眼中的林则徐是一个这样的人:第一、他是一个精忠报国,忧国忧民的人。在当时,英国人走私鸦片到中国,牟取暴利,鸦片毒性很强,摧残吸食者,让人骨瘦如柴,严重者甚至昏迷或死亡,加剧了中国人的贫弱。而林则徐深知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主动请命,缴获鸦片,并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他的正义感,让人感到一个国家的强大,与每个人悉悉相关,如果每个人都是弱势群体,就会被别人欺辱。第二、他铁面无私,雷厉风行。当时一些鸦片烟贩对他恨之入骨,也有些人对他重金贿赂他,有些人还想加害于他,但他销毁鸦片的心不变,一心为中国的人民着想,坚持把鸦片赶出中国,他的禁烟措施很有成效,受到人民的赞扬。第三、林则徐很清廉。在受命赴广州禁烟途中,他是一名钦差大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应该享受着不一样的待遇。但他却顶风冒雪,随行10人,从不张扬。途中一切费用自理,始终反对挥霍浪费。生活中的简朴,让他成为一名清廉正直的清官。
参考资料:
1、杨国桢:《林则徐传》,人民出版社1995年10月出版,475-524页。
2、邵
3、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