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贴:秋收农忙哪家强?古人农具大盘点

(2015-10-16 10:15:01)
标签:

磨盘

古代

农具

耒耜

糠秕

分类: 教学问题及教学资料
转贴:秋收农忙哪家强?古人农具大盘点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http://bbs.cssn.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3729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每年都有许多农民忙着收获粮食。随着现代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各种新型的农用机械的出现,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的劳动力。但是,在没有现代化农用机械的时期,你知道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是用什么工具来从事农业生产的吗?


耒耜、犁:古代播种工具

我国很早就发明了耒耜,用耒耜来翻整土地,播种庄稼,进行农业生产。后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又将耒耜发展成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农业生产工具的重视,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农学水平的提高。中国第一部农具专著陆龟蒙的《耒耜经》虽然篇幅很短,但却详细记载了当时江东地区所普遍采用的一种水田耕作农具“曲辕犁”。曲辕犁改直辕为曲辕,犁架变小,轻便灵活,起土省力,效率高,从而改变了二牛抬杠的牵引方法。后来由于牛耕的出现和冶铁业的兴起,战国时期便出现了铁制的耕犁,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和河南辉县都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铁犁铧。铁犁铧的发明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它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也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汉代的农具铁犁已有犁壁,能起翻土和碎土的作用。


耧车:古代播种机械

中国是世界上机械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在战国时期就有了播种机械。中国古代在机械方面有许多发明创造,在动力的利用和机械结构的设计上都有自己的特色。中国劳动人民很早以前己经懂得用牛、马来拉车了。我国古代的耧车,就是现代播种机的始祖,因播种幅宽不一,行数不同,汉武帝的时候,赵过在一脚耧和二脚耧的基础上,创造发明了能同时播种三行的三脚耧。一人在前面牵牛拉着耧车,一人在后面手扶耧车播种,一天就能播种一顷地,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汉武帝曾经下令在全国范围里推广这种先进的播种机,还改进了其他耕耘工具,加以提倡代田法,对当时农业生产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筒车:古代灌溉机械

水力机械也有新的进展,唐代已有筒车,从人力提水发展为水力提水。筒车是由竹或木制成的轮形提水机械。竹筒或木筒在水中注满水,随轮转到上部时,水自动泻入盛水槽,输入田里。水转筒车的水筒与水轮联成一体,既是接受水力的驱动构件,又是提水倒水的工作构件,其机构简明紧凑,设计构思巧妙。


翻车:古代提水机械

翻车,是一种刮板式连续提水机械,又名龙骨水车,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农业灌溉机械之一。《后汉书》记有毕岚作翻车,三国马钧加以完善。翻车可用手摇、脚踏、牛转、水转或风转驱动。龙骨叶板用作链条,卧于矩形长槽中,车身斜置河边或池塘边。下链轮和车身一部分没入水中。驱动链轮,叶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长槽上端将水送出。如此连续循环,把水输送到需要之处,可连续取水,功效大大提高,操作搬运方便,还可及时转移取水点。我国古代链传动的最早应用就是在翻车上,是农业灌溉机械的一项重大改进。


风扇车:古代扬谷机械

中国的扬谷方法比西方领先大约2000年。在收割和脱粒之后,把糠秕、碎稻秆和籽粒分开。但传统的扬谷方法是需要等到有大风才能采用的,其速度缓慢而又费力。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旋转式风扇车。其模型已在古墓中发现,用陶制成,带有小型工件。倒入加料斗中的谷,不停地受到曲柄摇动的风扇产生的气流冲击,风扇后面有一个大的进气口,安装在一个通向谷粒的、宽而斜的通道的末端。风扇产生的风把糠秕通过一个位于飏车尾部的漏孔吹到地上。籽粒则落到飏车中部外铡下面放着的盛器里。


扬扇:古代扬谷机械

在出土的汉代陶俑与画像砖石中,一种劳作者双手持握的器具多有出现.根据该器具的形态以及对画像砖石中劳作场景的分析,可以判断该器具是汉代粮食加工中的扬谷器——扬扇。扬扇,即扬除糠秕的一种风力机械。扬扇也随着人们的需要作出调整,如有两人操作变成一人操作,以及手动变成了踏板脚动等各种变形。宋梅尧臣有《和孙端叟寺丞<农具.扬扇>》诗。扬扇:田扇非团扇,每来场圃见。因风吹糠籺,编竹破筠箭。任从高下手,不为暄寒变。去粗而得精,持之莫肯倦。


水磨:古代磨粉机械

水磨是一种古老的磨面粉工具,汉族民间用水力带动的石磨。主要由上下扇磨盘、转轴、水轮盘、支架构成。上磨盘悬吊于支架上,下磨盘安装在转轴上,转轴另一端装有水轮盘,以水的势能冲转水轮盘,从而带动下磨盘的转动。磨盘多用坚硬的石块制作,上下磨盘上刻有相反的螺旋纹,通过下磨盘的转动,达到粉碎谷物的目的。水磨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宋叶适《财总论二》:“坊场、河渡免引,茶场、水磨之额,止以给吏禄而已。”吴伯箫《北极星•难老泉》:“这道泉水……除了供应居民食用,可以灌溉三万亩农田,开动一百盘水磨。”


水转连磨:古代磨粉机械

水转连磨,汉族民间用水力带动的石磨。水磨的一种,流行于江西等地。是晋代长安发明家杜预所创造的一种粮食加工机械。水转连磨是由水轮驱动的粮食加工机械,为晋朝杜预创制。它的原动轮是一具大型卧室水轮,水轮的长轴上有三个齿轮,各联动三台石磨,共九台石磨。也有一具水轮驱动两台石磨的,成为连二水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