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历史学家赵亚夫谈目前中学历史学习(转引)
(2015-10-12 16:01:59)
标签:
转载 |
分类: 教学问题及教学资料 |
人和人类的最高使命是超历史的,因此只能对历史的一切基本矛盾作超历史的解决。
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埃及文化便始于教堂,文化与祖先崇拜、传说和传统有关。它充满神圣的象征,从那里可以找到另一精神现实的标志与相似物。任何文化(甚至物质文化)都是精神文化;任何文化都具有精神基础——它是精神对自然界之自然物进行创造性加工的产物。但是文化自身暴露出一种有别于自己的宗教和精神基础、否定自己象征的倾向。
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似乎必定要怀疑自己的基础,瓦解这些基础。文化将自身与其有生命力的源泉分离开来,自己为自己挖掘了坟墓。文化从精神上消耗自己,漫射自己的热情。它从“本性的”阶级过渡到“批判的”阶段。
文化不可能永远保持在繁荣期他所达到的那种中心的高度,它的稳定性是不永恒的。
文化内部显露出过于强烈的争取新“生命”的意志,争取权力和强盛、争取实践、争取幸福和享受的意志。
文化在自己的最高成就方面是无私的,文明则永远是与利害相关的。
文明乃是从文化、从直观、从有价值的东西的创造向“生命”本身的过渡,它探寻“生命”,把自身汇入变得有序的“生命”之流,以富有生命力而自我陶醉。
文明就其本性而言是技术的,文明条件下的任何意识形态、任何精神文化只能是上层建筑,是幻想,而不是实在的东西。
文明是珍贵的博物馆,它是承上启下中仅有的联系。
文明是反常的。文明乃是被生命的手段、生命的工具偷换了生命的目的的异化。
文明人的意识专门追逐生命手段、生命技术;生命的目的成为虚幻,而生命的手段则被认为是实在的。
文明的工业资本主义是永恒精神的掘墓人,是神圣事物的毁灭者。
现在网络工具很发达。我想,从比较简易的读物开始,发一些我个人读书笔记或札记。希望在 方面对老师们有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