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昨天,举世瞩目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大会作出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回顾中共历届三中全会,不难看出其影响非常大。下面是历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日-22日)。内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做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启动农村改革。
2.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年10月20日)内容: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包括增强企业活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改革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
3.十三届三中全会(1988年9月26日-30日)内容:确定把明后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突出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上来;在今后五年或较长一段时间内,严格控制物价上涨速度,实施价格和工资改革。
4.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11月11日-14日)内容: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其中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加大经济的开放力度。
5.十五届三中全会(1998年10月12日-14日)内容:提出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
6.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年10月11日-14日)内容: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提出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首次提出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并明确法律没有明令禁止的领域非公有经济都可以进入,以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农村改革等。
7.十七届三中全会(2008年10月9日-12日)内容: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8.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年1月9日-12日)内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