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构建历史知识的网络
(2015-09-16 09:23:48)
标签:
转载 |
分类: 高考研究及复习资料 |
现行的历史教材是按照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分别阐述历史发展的,割裂了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利于形成对历史的全面认识,也不利于形成对某一阶段历史特征的整体把握。在高三复习中,有必要根据需要,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同学们可以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主干知识,分别进行归纳、整合,形成新的知识网络,增强对各个阶段历史特征的把握,这是增强学习能力和历史认知能力的有效方法。
同学们可以将中国古代史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1)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初步形成和发展”时期;
(2)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转型与文明持续发展”时期;
(3)秦汉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持续发展和繁荣”时期;
(4)明清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发展繁荣与迟滞”时期。
同学们可以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分别归纳这四个时期的重大历史现象,最后形成对这四个时期历史特征的全面认识。
中国近代史部分,同学们可以按照中国近代化发展状况,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19世纪中期,近代化的起步;
(2)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化深化;
(3)五四以后,近代化新探索。
同学们可以以近代化发展状况为线索,抓住这三个时期的关键词:“起步”、“深化”、“新探索”,归纳这三个阶段重大历史现象,理解这三个时期的中国近代化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探索新的现代化发展之路,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同学们可以将中国现代部分的历史划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1)从新中国成立到三大改造完成,主题是“走向社会主义”。
(2)从三大改造完成到文革结束,主题是“社会主义曲折发展”。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主题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世界近现代部分,可以划分为如下六个阶段,
(1)14~16世纪的世界——“发现”的时代
(2)17~18世纪的世界——“理性”的时代
(3)19世纪的世界——“工业”的时代
(4)20世纪上半期——“探索”的时代
(5)20世纪40~80年代的世界——“对抗”的时代
(6)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世界——“剧变”的时代
例如:20世纪上半期——“探索”的时代。
这个阶段的重要特征就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在进行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在学习中,注意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不同的“探索”,总结两种道路“探索”的特点和规律。把握住“探索”了,也能更好的掌握知识,更好的理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具体的“探索”措施和本质了。
把中外历史根据其发展状况,划分为若干阶段,根本目的是要同学们学会运用正确的理论和方法,全面阐述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和理解各个阶段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重新整合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才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站在宏观的历史背景下,形成正确的历史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