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冠中:中国对南海海域的管辖已有2000年

(2015-07-06 22:08:40)
标签:

王冠中

公约

主权

海域

南沙群岛

分类: 校本课程:中国疆域资料

王冠中:中国对南海海域的管辖已有2000年

 

作者:王冠中  来源: 新华日报

 

http://blue.china.com.cn/2014-06/03/content_32556204.htm

 

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王冠中1日在新加坡出席香格里拉对话会期间发表主题演讲,阐释中国的亚洲安全观,强调中国与各国走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中国是亚洲和平与安全的建设力量、积极力量、正能量。

王冠中说,中国高举公平正义旗帜。中国主张,国家不论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平等,都有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应在相互借鉴中取长补短,反对干涉他国内政;都有平等参与地区安全事务的权利,应在相互尊重中加强协作,反对任何国家谋求垄断地区安全事务;都要尊重并照顾彼此合理安全关切,在相互包容中享受共同安全,反对强化针对第三方的军事同盟、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的绝对安全。

王冠中说,明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将同世界各国一道致力于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决不允许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野蛮侵略的悲剧重演。

王冠中还就中国南海的九段线问题回答与会人士提问,强调在解决海洋岛屿与海域划界争端问题上,中国一贯且明确主张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国际法基础上,与直接当事方通过协商谈判解决。

王冠中说:“我只简单地讲几条最基本的事实,请大家参照我说的这几条基本事实,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中国关于南海九段线的主张。”

第一,中国在南海的主权、主权权利、管辖权主张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这个历史有2000多年。中国从汉朝开始就发现和逐步完善了对南海、特别是南沙诸岛礁以及相关海域的管理。这方面的历史资料和历史文件是大量的。

第二,中国的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在2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都在中国的管辖下,都属于中国所有。只是在二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把中国的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侵占了。1946年,中国政府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从日本侵略者手中收回了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主权。在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回归中国以后,中国政府在1948年划定和宣布了现在所说的九段线。大量的历史文件,以及各国出版的地图都是这样明确记载或标定的。

第三,关于南沙群岛包括西沙群岛及其相关海域,在长久的历史过程中,周边国家并未对中国的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提出质疑,只是在1970年代以后才出现这个问题。出现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南海发现了丰富的石油资源。

第四,《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1994年生效的。中国尊重《公约》,是《公约》的签署国。《公约》是1994年生效的,可是中国对南海诸岛礁及相关海域由历史形成的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是在2000多年间形成的,1994年生效的《公约》不能追溯既往。它不能追溯和重新划分历史上形成的各国的主权、主权权利和海域管辖权,同时它承认各国关于海洋和岛礁的历史性权利。

第五,《公约》不适用于海洋岛礁归属权的调整。与海洋有关的海洋法是一个庞大的、丰富的法律体系,不仅仅是一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调整各个国家在海洋上的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也不仅仅限于关于海洋的国际法,还有一个包含海洋国际法在内的庞大的国际法体系。仅仅抓住《公约》来说事,是说不成的。中国签署了《公约》,也尊重《公约》。可是美国并没有签署这个《公约》。美国为什么不签署?因为美国感到《公约》的很多地方是对美国不利的。一个没有签署《公约》的国家,不断拿这个《公约》向中国说事,这能说得成吗?美国打算尊重它吗?《公约》变成了美国的武器,美国用得着的时候、对它有利的时候,就拿起来,当作武器向别的国家挥舞;用不着的时候就把《公约》弃之一边。我在这里提出一个问题:美国准备什么时候加入《公约》?准备什么时候签署《公约》?

最后一点,中国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即在解决海洋岛屿与海域划界争端问题上,中国主张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的基础上,与直接当事方通过协商谈判解决。现在有的国家把在南海与中国的争端提交国际仲裁。其实在2006年,中国就根据《公约》特有的、专项的规定,排除了将领土主权,包括岛礁争端,军事活动和其他活动的争端诉诸国际仲裁,中国已经做了排除性声明。这个文件在联合国存着。关于南沙群岛的岛礁和海域划界争端,中国历来主张,今后还要继续主张并在这方面努力,坚持以最大的诚意和耐心,通过直接当事方协商谈判解决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