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5)班 孟嘉麒:三星堆青铜器纵目面具
标签:
三星堆青铜器面具初一博客 |
分类: 学生历史模型制作集 |
作者:南京市宁海分校
一、作品简述:
青铜纵目人面具出土于中国四川广汉三星堆的2号祭祀坑。距今已3800多年,是商代最具特点,最具代表,最为典型的文物之一。专家推断, “纵目”面具是三星堆青铜器中争议最多的器物之一。面具各个器官极尽夸张之能事,两眼宽大硕长,内眼角下弯,外眼角上翘,略呈菱形,圆柱状的瞳孔凸出眼眶,鼻宽而高耸,耳尖极力外伸,被人们俗称为“千里眼、顺风耳”。考古专家指出,古籍《华阳国志》记载“蜀侯蚕丛其目纵”。三星堆这种外凸的眼睛正是对“纵目”的直观表现,这件面具代表的可能是第一代蜀王蚕丛的形象。有人认为,这个青铜纵目人面像就是蚕神的形象,是对古代蜀人养蚕发展经济和提供生活来源的形象化解读。又有不少游客看到如此“凸目”面具,竟然联系到外星人的长相,眼睛伸出眼眶,360度乱转,加上三星堆文明莫名其妙消失的神秘性,便认为这“青铜纵目面具”是外星人的头像和外星人的杰作。
二、制作步骤:
1、准备好陶泥1500克,分成一个大块四个小块,一个大块做成长方型(面部),
两个小块做成两个耳朵,两个圆柱型眼睛。
2、捏出面具的大概形状,用雕刻刀刻出花纹和面部线条。再将耳朵和眼睛粘到面具上。放入烤箱烤15分钟后取出待凉。
3、上色。用软毛水粉笔给面具刷上古铜色炳稀颜料作为底色,待完全干后再刷一层蓝绿色炳稀颜料(树叶绿+湖蓝+钛白),待完全干透。
4、作旧。用细粒纱纸轻轻打磨面具,使边缘和突出部位隐约现出古铜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