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雨桐:秦始皇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2014-12-29 14:26:03)
标签:
秦始皇雨桐六国皇帝郡县制 |
分类: 学生历史小文章集锦 |
钱雨桐:秦始皇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作者:初一(8)班 钱雨桐
秦始皇他是中国第一位皇帝,也是皇帝尊号的创立者,同时也是中国皇帝制度创立者,使中国进入了多民族中央集权帝制时代的人。他也使中国第一次完成了政治上的统一,形成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局面,为其后各朝代谋求统一奠定了基础。但自古以来,秦始皇一直是一个倍受争议的人物。
功大于过:K组
K 1;秦始皇功大于过,他统一六国。在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的统一,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Q1:秦始皇过大于功,他统一六国后,徵敛无度,赋税奇重。为了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与工程建设,满足穷奢极欲之生活,始皇不惜对民众课以重税,全国出现“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织,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的严重状况,以致民不聊生,百姓“衣牛马之衣,食犬口之食”。由此看来不如不统一全国呢!
K2:秦始皇这还不是为了国家发展:
1、秦始皇首创驿站制度,并修驿道。为庞大帝国的政令通达以及由此而来的郡县制皇权国家奠定了技术基础。
2.专制集权统治的建立:嬴政统一六国以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专制集权。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秦始皇接受大臣李斯的建议,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划公为36郡,郡下高县。郡县制度在我国长期沿用下来。
3、越族地区的开发 沟通水系:越族是我国南方古老的民族,分布在东南沿海和珠江流域。秦统一六国以后,派兵征服越族地区。在那里设置桂林、南海、象郡等数郡,迁移中原50万人,到那里戍守,和越人杂居。为解决运输困难,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湘水和离水,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这些无疑是为我国日后发展奠定了基础!
Q2:在这些背后有多大的人力付出啊!他好大喜功,滥用民力“秦始皇急功近利、不恤民情,连年大兴土木、四处征战,为了自己之奢欲,在首都附近造阿房宫、修骊山墓,所耗民夫竟七十万人以上。据估计,当时服兵役之人数远超二百万,占壮年男子三分之一以上。如此重税苦役,实非百姓所能忍受。”
K3:秦始皇留下来的兵马俑、长城不也是为我国增加了一道历史风景线吗!
Q3:那也是需要老百姓的人力的!万里长城、秦驰道、灵渠、阿房宫及秦始皇陵等的规模均极为庞大,劳动举国的人口兴修,不少文献均斥责在工程进行时造成不少人命死伤。
总结:秦始皇不管是功还是过,它都是有一种共存的概念,对于秦始皇这个有很大争议的皇帝来讲,我们可以继续收集资料,更深的去了解这位历史上第一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