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南京有关的两三事

(2007-02-10 11:53:47)
分类: 思想随心而动
与南京有关的两三事
 
第一次去南京大约是在1985年,在读小学三年级,130-135CM左右的个头,9岁。
 
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学拍皮球开始,我、Kevin、Paul、强、铮,还有现在江苏队的男二号成等朋友们开始了一段另类的日子。那时候早上5点去训练,风雨无阻,很有乐趣,不觉得苦。至今还记得一次下雪天被老爸推着自行车到学校的场景,路上看到Paul也坐在他老爸老式坦克的后座。尽管若干年后,一些家长们可以坐在佳美、奥迪等高档公车里来去自由,但至于他们之前的日子,已不会有人再想起。通常每个队员每月会从家里带点米到食堂,早饭就是喝粥。偶尔改善下,也是步行到现在昆山宾馆那块地方的一个面店,吃一碗阳春面,高年级个别量大的师兄,难得可以两碗。

与南京有关的两三事

整个昆山当时几乎没有人搞篮球,老汤带着我们从昆山打到苏州,从苏州打到南京,85年那次便是去南京地质大学参加全国小学生适宜篮球比赛。比较搞笑的是,所谓适宜是一个实验性的比赛,场地被按照两种规格划分,以适应小学生三年级以下和四至六年级两个年龄段的学生比赛,而且低年龄组男女队混合分组,因为大致身体条件都差不多。在当时我们看来,高年龄组的女生已经都是大块头了。赛前和广西的一支高年龄女生队打了一场教学比赛,扛都扛不动,球也摸不到。我们队总共也就7个人,后来进入决赛和泗阳女队,终场前最有灵气的Paul被罚下,最后输了一分,拿了第二。就在这次比赛后,我们去了新街口、中山陵、玄武湖和长江大桥等地方,第一次出远门的开心是难忘的,一些合影在小学毕业后几年里还挂在学校宣传栏的橱窗里,初一时每次放学经过还是会去看看。88年我与成、强错失去南洋模范中学的机会后,回昆山上初中则是另外的样子了。

与南京有关的两三事

随后的十一年里,我只去过一次南京,但却是转折性的。
 
96年高考前,本着增加考本一成功系数的想法,我和另两个队友一起去南京参加了二级篮球运动员考试。前后周折了两次,真正地感到了压力。在东南大学的馆子里,校队女排赴日本交流前的训练刚好结束,我们稍热身就上去进行测试。现在回想起来,如果我没有把握住那次测试,很可能现在都不知身在何处了。苏大的法律系不好念,报到时我没有概念也没有想法,四年后如愿以偿地毕业并拿了学位。虽然是校队成员,但所有功课和学分都是自己考试得来,没有享受所谓的优惠政策。尽管看上去比较随意和无所谓,我尽量让同学们不要认为我只是个打球混毕业的烂人。对于测试事件,至今我还是要感谢很多人,所以现在身边很多人在工作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内心深处会不由自主地去尽量帮助,自己则更多不依赖他人。从人性教育来讲,这次身心体验的影响,对我后来的成长无疑是巨大的。
 
再之后的大学和工作期间,我始终没有再去过南京,那个地方除了夏天路边大树下的阴凉,再无吸引我的地方,但是就我而言总有特殊的意义。2003年到了KS文广,次年我为了十月金秋经贸招商节礼品书的出版和印刷的事情,多次日夜往返于昆山、常州和南京之间。在一个陌生的领域重新开始是幸运而又辛苦的,那一阶段是我在业务上从接触到成长的阶段,不管从哪方面讲,除了好好干还是好好干。
 
前天我受命去南京参加一个会议,除了司机,一个人在途上。
 
我遇到了大学的上铺、师姐和法学老师。大家发展的很好,感觉象ID还是学生和老师般亲切。One Night In南京,外面时有小雨。除了宾馆、餐厅和会议室,没有远走,以至于Soap托付的鸭干也没有兑现,有点遗憾,来日补偿。南京在挖地铁,到处是单行道,路况不熟悉容易走偏,回来时就遇到这样的情况。好在遇到一位大叔相当热情,从虎踞北路一路带到中山门,还在红灯处下车指点。以后可以自己开车去南京,有条件扛个D80采采风,肯定很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