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几个被忽视的钟道隆英语学习成功的因素
(2012-12-21 12:38:46)
标签:
杂谈 |
几个被忽视的钟道隆英语学习成功的因素
2012-11-27
1、能随时找到高人指点,纠正发音,从而具备了较为坚实的辨音基础。起步时,钟道隆语音可以找北外的纠音,从而保证了正确的语音基础,虽然我们很重视语音,但一个人练习语音,即使练习再长的时间,也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形成觉得自己的发音是正确的错觉。钟道隆在沈阳工作时,有北外的高材生指导;在北京养病期间,碰到听不懂的可以随时打电话咨询。我2000年知道了逆向法,当时在书店里看到这本书,越看越有兴趣,不觉买了一本,但当时因为别的事情,一直没去实践。从2005年5月开始用逆向法,过了一年后才开始重视语音问题,但遗憾的是因为没人帮助纠正,虽然买了发音的教材,但不知道自己发音的毛病在哪里,对教材仍然不够重视,因为觉得教材都很简单。直到2008年,我才意识到我发的town\launch\sum等音根本就不准确(不会讲前面的双元音和后面的m\n连起来发,而是分开发,其实我们的汉语拼音对学英语发音是非常有帮助的)别人发这个音我也听不懂;2012年1月我在YY上经过一个叫云朵老师的纠正才会发l这个音,耳朵才能分辨出错误的l音和正确的l音的区别(我是大舌头,L这个音的汉语我都不会发),这个音解决后我的发音就没有任何盲点了,发音也自信了,那种感觉是原来一直没有的,今年我试听了一个英语培训机构的课程,授课的外教老师普遍认为我的发音不错。而钟道隆在起步阶段就专门学习了5个多月的发音,在此期间他将自己的发音念给北外的老师听,老师帮他纠正。这个阶段非常重要,钟道隆也非常强调这个阶段的重要性。逆向英语是听音辨音为先,这必然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遇到辨别不出的音,这就需要周围有高手随时的给你指点,把这些难点攻克,你的英语听力就有进步,钟道隆在学习中,能找到这样的人随时指导。基于这个特点,钟道隆在2000年初的时候在北京办了逆向英语推广中心,给学习者在听力训练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以指导。可惜这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不像考试培训那样能带来丰厚的回报,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2、工作压力比较小。
3、善于总结。逆向法最后一个环节”想“,就是勤于总结、善于总结。这在钟道隆的身上有以下几点
(1)自己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找到可以咨询的高手。只有高手给你指出了方向,指出了学习中的问题,你沿着这个方向,针对学习中的问题做出的努力才是有意义的。如果找到的老师不愿意帮你,也不要自卑,你的目的是获得知识。
(2)及时记录感想,定期整理
(3)能够分清哪些该探求本质,哪些要适可而止。明白英语和数学不一样。在英语上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放一放。
4、除了听写,还要跟读和背诵。钟道隆是非常看重跟读和背诵的。他检验一个人的英语水平高低的方法就是让他朗读,看他读的怎么样,单词的发音在他脑中是否有固定的发音。所谓的”化“就是通过背来实现的。他每次出国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背诵。
5、教材选的不好。比如很多人在起步阶段就听走遍美国。这个教材是很难的。虽然它里面句式、用词简单,但里面语速很快,连读、略读、变音现象非常多。这个教材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出的,这时钟道隆已经学英语学了10多年,但就这个水平钟道隆还将走遍美国听了300遍。这套教材的出版社欲找钟道隆给其做宣传,钟道隆也没答应,由此也可以看出钟道隆的社会责任感。初学者选听力材料要从新概念第一册、初中教材、甚至小学教材中选。慢速VOA都不合适。这样做的目的是训练耳朵对英语发音的敏感性,让耳朵适应英语的发音节奏,打下基本的辨音和发音水平。
6、出国机会比较多,实战练习比较多。出国提供了实战的机会,你必须得开口交流。而我们一般在国内苦学的人是没有这种机会的,所以在纯国内环境下你必须得找这样交流的机会(如英语角等)。这样的机会如果和工作不发生关系,不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影响你的正常工作和耽误时间的。
7、英语进步的快慢和天赋是有关系的。必须承认这一点,钟道隆的学生李国峰在1999年4月16日开始用逆向法时,据他说英语四级听力只能听懂只言片语,模拟试卷只能考60、70分,这和我采用逆向法前的基础是一样的。但两个月后,他四级考了92分。短短2个月,进步如此神速,这不仅仅是方法的问题。他当年暑期去公司实习,英语水平比研究生的水平还高。这里面没有天赋的成分,进步是不可能这么快的。人都在干自己擅长的事情,李国峰在获得北大经济学硕士学位后,选择当了一名英语老师,现在在新东方济南分校工作。我说这样不是打击,而是希望正确认识自己,这样才能正确看待自己的付出和努力,不至于越比较越气馁,和别人比是发现自己的不足,和自己比是看到自己的进步。
8、将一个听力材料反复听,直到滚瓜烂熟。这也是钟道隆老师非常重视的方法,可惜书中没怎么强调(也许书中的语言是永远也无法完整的反映一个人的思想的)。逃跑的人,钟道隆听了500遍,走遍美国他听了300遍。我采用逆向法学习时,学了好几年也没什么多大的进步,其中一个因素是一直在赶进度,对于听写过的材料束之高阁。
9、不要贪多求快,追求进度。我当时仅仅是将一篇慢速英语听写出来就OK了,一想到还要跟读,达到基本相似的程度,然后背诵下来,我觉得太花时间,所以就没有去做。我觉得如果你觉得要达到上述要求要花一个星期,就去花一个星期,要花2个星期,就花两个星期,集中攻克。两个星期囫囵吞枣的听写3篇、4篇VOA远不如两个星期完整彻底的拿下一篇效果好。不过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跟读?达到什么标准才能觉得我的跟读可以了。我当时就有这个疑惑,因为无论我们怎么跟读也达不到朗读者的水平,这样的话我们岂不是要一直训练下去?初学者自己很难判断自己什么时候该结束跟读?这个问题我现在还没有答案,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让真正水平高的人给你鉴别。但一般人很难有这样的条件,现在我已经有了一些感觉,比如句子的断句,跟读要会断句,科学的断句有利于跟读和背诵。
10、学英语是非常花时间的,要花苦功夫。我从2005年到现在,闲暇的时候时不时会想着如何学英语,我想对英语有点想法的人都会这么想,这会造成一个错觉,觉得自己花了不少时间在英语上,但实际是仅仅大脑中在想,真正去动手做的时间并不多。钟道隆采取的方法是记录开始和结束学习的时间,这样能够真正把握自己学习英语的时间到底有多少。我这么做下来后,发现自己花在英语上的时间和钟道隆比起来实在是太少了。原来我对磁带复读机是很不屑的,因为我觉得都有电脑了,还要那么落后的的工具干什么,以至于我当初花了一百多块钱买的步步高复读机以废品给处理了,很长一段时间我学英语一般都用电脑,使用电脑的复读软件来学习,2年前一个网友跟我说她不爱用电脑学英语我当时误以为他不知道电脑上有那么好的复读软件。现在我发现用电脑学英语效率是比较低的,比如,现在电脑都是联网的,你学英语一会就想上网,遇到不懂的就想上网查询(用倾听者就可以存为书签,集中处理),打断了你正常的学习步骤,更重要的是对着电脑听写、朗读的时间长了头就疼,长时间电脑操作还会造成关节炎,我右肩膀的肩周炎就是在2008年用那个单词大爆炸的软件背单词给造成的。幸运的是自从接触了倾听者这个产品后,我就迷上这个产品了,他完全具备了电脑上复读软件的功能,也克服了磁带复读机的不足。因此完全将我从电脑前解放了出来。可以集中时间来学习英语,学习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
11、要对英语发生兴趣,没有兴趣英语是学不好的。如果你对英语有兴趣,什么都好解决了,上面说的也许对英语有兴趣的人都能自己体会出来。
以上说的这些其实也是我当初采用逆向法失误的地方,我走了不少弯路,因为缺乏高手指导,上面这些都是长时间的实践自己一点点体会出来的,这里总结出来希望对那些对学英语比较迷茫的人有所帮助。我觉得钟道隆的方法是国内自学英语者的唯一科学方法,这不包括父母是英语工作者或者周围有外国朋友经常交流的人,对他们这些人来说很多科学的英语学习方法自然而然的就渗透到他们的学习环节中了,不需要刻意的去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