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点】越南纺织服装业的竞争力和前景

(2018-01-09 10:57:45)
标签:

纺织

服装

越南

东南亚

分类: 茶马今观
纺织服装业是越南第三大出口产业,2016年出口额达到280亿美元。越南现有纺织企业4000多家,提供500万就业岗位,产业规模仅次于中国,排名世界第二,高于孟加拉、印度、土耳其等国。这一期我们就此问题和大家进行分享。


一、越南纺织服装业产业链关键发展情况

1、纺纱业

此前越南纱线长期大量依赖进口,生产所需纱线主要从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韩国和印度进口;近年来部分大型纺纱企业陆续投产和开工建设,目前越南全国纱线产能约600-750万锭,约有纺纱企业800家,大多数采用先进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纺纱(尤其是棉纺)企业国际竞争力日益提高,纱线出口中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东国家和南非占到产量的82%。2017年上半年已出口棉纱18亿美元,预计全年将棉纱出口额逾30亿美元。

2、纺织面料业
面料业一直是越南纺织服装业的瓶颈,受制于印染产业不发达、环保标准较高、产业配套尚未完善等,越南本土企业难以完全提供充沛的纺织面料,以2016年的数据为例,越南纺织服装业消耗89亿平米布料,其中仅有20亿平米由越南本土企业提供,其余69亿平米均依赖进口,进口额已达170亿美元。

3、成衣业
越南现有6000家成衣企业,近10年来平均年增长17%,出口市场包括美国、欧洲、中国、日本和韩国等,美国是第一大市场,出口额约100亿美元;欧洲是第二大市场,出口额约30亿美元。但越南纺织成衣业厂商主要为中小型企业,大多欠缺资金、生产技术落后,高素质劳工人力不足,仅能承接简单加工裁剪等业务。

二、越南发展纺织服装业的优势

1、发展要素综合优于中国大陆
根据相关机构报告可见,越南发展纺织服装业在税收、人力资源、水电、土地供应等方面综合占优,其中人口红利最为突出,越南适龄工作人口超过需赡养人口的两倍,这种人口结构是扩大纺织业发展的一大优势。越南与中国大陆纺织服装业发展要素对比如下表所示:


2、越南—欧盟自由贸易区将为越南纺织服装业发展增加巨大动力
2015年12月,越南与欧盟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协定预计于2018年生效,届时越南与欧盟两个经济体之间99%的货物关税在协定生效后将被取消。目前越南出口到欧盟的纺织品税率百分比从0-9.6不等,协定生效后,该类产品关税直接取消,立刻享受“免税出口”待遇;部分服装类产品可享受即刻免税,其余产品出口税率也将在3-7年内逐步降低,直至为零。关税减免大大提高了越南纺织品服装出口欧盟的竞争力,尤其是对中低端产品的出口量上升有着最为直接的刺激,具体降税情况如下表所示:



三、未来几年越南纺织服装业的几个动作

1、建设大型纺织工业区
纺织服装业中,面料厂的投资高,印染的资产重,纺纱资产相对低,制衣资产最低;同时污水处理一直是越南纺织服装业头疼的问题,越南设定的排污指标和区域相关,每个工业区会有一定的排污量,园区的排污权是预留的,如果园区已经没有指标,企业将没法进驻。

目前越南纺织服装协会协会已建议政府聚集在工业园内的纺织服装企业进行集中管理,为企业使用污水处理设备等创造便利条件;建议设立占地面积为500-1000公顷的纺织服装工业区以吸引国内外资金投资,将对连接工业区和物流中心、港口的交通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政府为投资污水处理企业提供优惠贷款利率;服装纺织业的相关环保法规也应有所修订。

2、提升成衣业的综合竞争力
越南纺织成衣业将为国外承接简单加工裁剪的业态,转型为现代化加工生产,会加强引入国外新进生产技术、加强培育企业管理水准等,同时专注于技术创新、产品包装、丰富种类、优化产品质量等,鼓励企业投入生产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和进口替代品,以提高越南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产业链协同发展
越南将已完善产业链核心环节切入,在纺纱、编织和印染等产业价值链的各个部分进行协同发展,同时改进设计、促进贸易并建立分销网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cmsdjinguan(茶马丝道今观),免费获得更多资讯;如需更个性化咨询,可联系150357925@qq.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