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课教学案例《饮茶的学问》
(2013-04-27 16:31:18)
标签:
情感 |
分类: 教学随笔.教学实践实录 |
饮茶的学问
案例分析:
饮茶的学问教学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日常生活中饮茶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知,再加上学生已经了解一些有关本地绿茶的知识,已形成了一定的审美观点和审美体验。但是对茶道的艺术和茶的优缺点、再利用,及饮茶的注意事项不是非常了解。这节课主要从“品茶——讲茶——论茶——充当“小小茶艺师””几个环节,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学会茶艺的基本程序,了解饮茶的优缺点及再利用,和饮茶的注意事项。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茶的分类,知道科学饮茶有利于健康。
2.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并对结果做出一定的解释。
3.学会一些茶道学问,做一名“小茶艺师”。
二、活动准备
1. 一组调查各种茶名称的来历和周围人们饮茶的情况。
2. 二组调查一下自己家或学校附近哪里有茶馆,并进行实践考察各种茶的茶道艺术。
3. 三组上网查资料,饮用各种茶的优缺点和茶的再利用。
4. 四组跟家长一起讨论饮用各种茶的注意事项。
三、活动设计
(一) 导入: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饮茶习惯,科学饮茶,才能更好的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上节课我们已经分成了4个小课题组。课下,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在今天这个展示和交流活动成果的课堂上,相信大家不仅能展示好自己组的成果,还能从其他组的交流中得到更多的收获。下面,就来展示我们的风采吧!
(二)小组汇报:
1、师导语:
放暑假的时候老师到安溪去旅游,那里遍地都是茶艺店,而且非常的好客,主人会主动邀请你去品鉴他们的茶艺,我还带来了照片。大家一起看看!
出示各种茶艺的照片,大家想不想知道他们的茶叫什么茶?有什么传说?
下面请第一小组来给我们介绍这些传说故事吧!
第一组:各种茶名称的来历和周围人们饮茶的情况。(幻灯片,照片)
饮茶情况调查问卷 您好: 我是——学校——年级——班的学生,想了解一下您的饮茶情况。请在适合您的选项上打:“V”.有什么特殊说明的请填写在横线上。谢谢您的支持和配合。
1,
2,
3,
4,
5,
6, |
师评价:同学们,我们综合实践这门课不仅要求我们会搜集资料,更要会整理资料。这一小组同学整理资料的能力就很强,用非常简短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茶名称的来历及传说,谢谢他们带来的精彩汇报,谢谢他们!
第二组:
师导语: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茶艺艺术有了深厚的文化和艺术底蕴。有请第二小组的茶艺师们上台!
师评价:综合实践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我们亲自去实践,去体验,这个小组给我们非常生动地展示了他们活动的过程,让我们为他们的风采而共同喝彩!
第三组:
师导语:茶艺虽然会增加我们的生活情趣,但是茶也有它的优缺点,喝剩下的茶叶还会有什么用那?下面请三组的同学做汇报
同学汇报:饮用各种茶的优缺点和茶的再利用。(手抄报,课件)
师评价:这一小组同学不仅搜集了资料,而且动手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从中看到了你们的心灵手巧和别出心裁。综合实践体现的不就是同学们的综合能力吗?掌声送给他们!
第四组:
师导语:饮茶虽然对我们的健康有利,但是如果不了解茶的注意事项,会适得其反,我们请第四组同学进行汇报。
同学汇报:饮用各种茶的注意事项(情景剧表演,没注意后产生的后果)
师评价:这一组同学给我们展示了他们的资料,将茶的注意事项表演给我们看,从内容上看,是其他三个组的补充,还利用了现场的资源,这样的采访也是获取资料的一种途径,值得肯定和表扬。
四 小小茶艺师
师:同学们,我们每个小组都展示了自己的风采,你们真是一群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孩子,我们了解了这么多知识,你想运用所掌握的知识,给同学们表演一段茶艺吗?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上台汇报。
同学上台表演茶艺,师生评议
师:同学们,我们每个小组都展示了自己的风采,你们真是一群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孩子,今天我们每个小组的汇报都非常精彩。
五、收获总结:
1、同学们,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自己的收获吗?生答
2、师总结谈话:
在我们这次探究性交流即将划上圆满句号的时候,我想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在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过程永远比结果更重要!在过程中,我们参与了,体验了,从而提高了,成长了。所以,这节课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我们仅仅是迈入茶艺王国的大门,里面还有更精彩的风景等着我们,让我们继续去探究,让我们在今后的实践活动中历练我们的能力,充实我们的头脑!展现我们的才华!增添我们生活的乐趣!
六 课后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主要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激活学生思维空间。教学中采用让学生先收集各种各样的茶的知识,从整体角度考虑茶和艺术及生活、健康的和谐发展。学生先有感性认知,继而在学习过程中以“生活环境为源泉”,以“情感体验为动力”,引导学生进入茶艺的境地,导入采用“品茶”。激活学生在活动中观察、感受、记忆和想象等审美元素的开发。启迪创造的灵感,感受茶艺带来的愉快。
这堂课教学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以学生感兴趣的品茶入手,引入主题,突出课中的知识点。“传说故事”导入激发兴趣,体验情景教学之乐。来达到以“趣”入题、引路,以“美”入情、入境。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教学过程之中,为深入研究作出了铺垫;唤醒学生带着丰富的感情色彩参与茶的学问的学习活动之中。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习、交流、创作中得到较大的发挥。进而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人文精神。
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学生是汇报的主体,又是活动评价的主体。正如“教育的使命是使人变得更自由、更有创造力”,学生的主体参与、情感参与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开放、多元的汇报形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表现自我的平台。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即学会了欣赏、学会了创造、学会了感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心灵交融,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得以体现。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在学校生活和学习中,教师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学生是教师“有待开发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自由的、开放的校园生活环境中自主地创作,去思考、去发现、去感悟,是我今天放手做的一件开心事。也正是我们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
这节课通过调查各种茶名称的来历和周围人们饮茶的情况,茶艺的表演,了解各种茶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使学生主动地在课堂中感知,在活动中体验,探索,拓展。不仅获得了知识与技能,而且思维能力、情感与态度都得到了培养,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当然,通过上这节课也发现了自身的一些不足,如上课还缺少些激情和对学生的亲和力不够以及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时的语言不丰富等等,我相信经过大家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以后在这些方面会做得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