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9/mw690/001yatd2ty6IJEeiKj6e8&690
“二月花”到底是什么花?
闲散一石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是杜牧的《山行》诗。其他都好理解,可是这“二月花”到底是什么花,则查不到出处。
“二月花”也出现在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中。这首诗是: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重浪,入竹万竿斜。
http://s9/mw690/001yatd2ty6IJEgcNUQ68&690
显然,《山行》中的“二月花”与《风》中的“二月花”有所不同。在《风》中,“二月花”与“三秋叶”相对,应是泛指。但是,《山行》中的“二月花”似乎是实指,应该有具体的花种。它以“枫林”、“霜叶”为参照物,使“二月花”有了几个可资比较的相似条件:第一,是红色的花,所以才有“红于”二字;第二,是较为高大的花,与枫树高低差不了多少;第三,是成片的花,“二月花”也应该是树木成林、花海成片;第四,是二月份才盛开的花,这个二月应该农历的二月,而不是现在的阳历二月;第五,是较为常见的品种,而不是什么珍贵品种。
http://s6/mw690/001yatd2ty6IJEhKX9b05&690
符合这五个条件的花种其实并不多。二月左右开放的有迎春花、桃花、梅花、杜鹃花等。迎春花是黄色的,应该排除在外。杜鹃虽可在农历二月开放(多在农历三月开放),但秋季也会开放,应该不属于“二月花”的范围。梅花也是同样道理,有春梅与腊梅之分,并不只是在二月开放。梅花即使是在二月开放,如果从成片的景观看,也难与枫林相比。所以,“二月花”可能是指桃花。成片的桃花是红色的,成片的枫林也是红色的,从成片的景观看,两者有相似之处。如果在深秋季节的傍晚时分,晚霞映照在成片的枫林之上,其鲜艳程度倒是真的可以与成片的桃花相媲美。如果没有晚霞的映照,枫林是难以“红于”桃花的。
http://s14/mw690/001yatd2ty6IJEiI1gF0d&690
之所以说“二月花”可能是指桃花,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山行》描写的是如今的长沙市的爱晚亭景观。爱晚亭位于湖南省岳麓山下的清风峡中,始建于1792年,名字就源于杜牧的《山行》,说明先有诗、后建亭。在南方,在长沙,在农历的二月,有什么花能开成鲜红的一片呢?也只能是桃花。比如,现在的长沙市有一个桃花节,开幕式一般在阳历的三月底,正好是在农历的二月。四川成都、安徽黄山都有桃花节,开幕式一般在每年阳历的三月中旬也就是农历的二月。应该说,在南方,桃花极为常见,随处都是,而且多在农历的二月开放。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了桃花林的盛况:“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足见桃花之多。桃花入诗,自然信手拈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