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荷载规范第4.1.2条楼面活荷载折减系数的理解

(2012-10-10 17:11:22)
标签:

杂谈

分类: 结构复习
在复习《2012年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应试指南》【例1.2.5】过程中产生疑问,对于答案第(2)步折减系数的选取产生怀疑,于是展开对与荷载规范4.1.2-2的探索。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复习中规范更新,暂未看到新规范,不过觉得此方面更改的可能性不大。
学习过程中,朱老师的一篇规范解读(1)解答了我的大部分疑惑,但也产生了疑问,朱老师在总结表格中把规范表中4.1.1第1(2)~7项对墙、柱和基础设计时的折减系数直接标为0.9我认为不妥。

首先因为条款中并没有直接给出0.9这个数值,而是“应采用与其楼面梁相同的折减系数”,没有直接认为折减0.9。计算过程中就应该考虑楼面梁(应该指的是框架主梁)的从属面积是否大于50㎡来决定折减系数的取值。(规范4.1.2-1.2)
从规范条纹说明中可以看出规范是参考的iso 2103的算法,并且进行了简化:对于0.9~1之间的折减系数进行了放宽,并且为了简化计算而给了定值,如说明中所描述,此法与iso 2103相比略微保守,不过在下由于知识不足也不能推断出孰优孰劣。
此条款应用中,应注意在计算柱的折减系数时是判断梁的从属面积,不要因为是边柱或其他原因用柱的从属面积判断了折减系数。并且在朱老师的文中也强调了一点我以为需要重视:折减后的数值是对特定构件计算所需的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此时其他相关结构构件的内力并不真实,不要误用。
【编辑2013年1月14日】
对于此条款0.9的讨论,也在群中继续着。而一位比较有经验的前辈给了我一个说的过去的理由。经本人同意后,现将聊天记录摘录:
神龙   09:30:36

你好 拜读完了朱总的理解与应用
确实很有用
想和你讨论一下
首先 从字面上看 朱总那确实没写从属面积
蟋蟀  09:33:36
嗯,是的,
神龙   09:33:50
但是 按照实际情况和荷载折减的目的  从属面积的要求确实是需要的
神龙   09:34:20
但是正常的工程 柱的从属面积都会大于50平方
你是土建设计的 是吧?
蟋蟀  09:34:47
对,
我也认为朱总是这样考虑的,
我刚刚开始做钢结构
呵呵
神龙   09:35:01
 那更好了
钢结构的8*6.5的柱网 就大于50
但是在多高层里 钢结构用这么小的柱网的 还是比较少的
蟋蟀  09:36:04
是的,50以下情况是很少见的
神龙   09:36:24

如果遇到从属面积比较小的
由于构件的统一性 一般情况下 构件的安全余量还是比较大的 小跨度的梁
所以都按0.9折减是可行的
神龙   09:37:33
但是如果整层楼面都是小柱网  可以区别对待
按自己的理解就行
蟋蟀  09:38:29
谢谢,您说的很透彻,
神龙   09:38:45
还有个问题是 
蟋蟀  09:38:49
我在学习过程中有点过于去抠字眼了,
神龙   09:38:52
这个规定的是公共建筑
公共建筑的轴网都是比较大的
没有 你这钻研的能力 我还是比较佩服的
神龙   09:39:57
其实按照国际规范的话 都取折减0.9也还是安全的
国际通用规范是0.5+0.6/根号n
蟋蟀  09:43:23
我觉得,您刚才说的应该是正确的理解,
也许朱总在写文章时,认为这是个再显然不过的事情,所以才省略了,就像是1+1的问题

 

至此,本人认为词条款理解已经告一段落,希望能够帮助更多人明白。
========================================
1)《对荷载规范第4.1.2条楼面活荷载折减系数的理解与应用》,朱炳寅,《建筑结构》技术通讯 2006.7,论文编号 zby-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