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法原》总第二十五期刊首语

(2010-11-15 10:43:45)
标签:

法学

法律文化

《法原》

杂谈

刊首语

 

公元2010,庚寅虎年,当太阳的直射早已越过黄经135°,炎夏的炽热却迟迟不肯退去。世事,也如这“秋虎”浮躁——“丽水门”、“相声门”、“奶粉门”门门不清,回天乏力;洪灾、火灾、泥石流灾,灾灾接踵,实为人祸。质疑、争论、谩骂,各种声音不绝于耳,然而,泄愤者多,理性者鲜。而若细观一切抱怨,似乎又都终能归之于“制度之失”。那么,究竟何才为好的制度?何才可谓真正民主、法治?处在社会转型拐角的今天,每个中国人都在自问,作为法律人的我们,更是应义不容辞地肩负起这份追问与反思的责任与担当。

孔子曰:“学在四夷。”少数民族法律文化中蕴藏诸多值得我们当下借鉴的“宝藏”,而多元法律并存的现象,又是我们当下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道路上所不得不积极并慎重应对的国情。本期主题研讨“多元法律文化”即因缘于此。李剑之文,对我国当代“习惯法——国家法”这一法律多元结构进行了具体解析,并探讨二者进一步沟通与融合的可能性和操作性。李向玉、徐文二位,则分别对贵州苗族、云南独龙族习惯法及其现实状况进行实地调研与理论分析。第二板块“法史研究”,五篇文章分别从法律史研究方法及极具代表性的唐、宋、晚清、民国四时期的法制状况着眼,虽言于史,却寓于今,找寻历史的经验与教训,所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第三、四版块“商经沙龙”与“公法经纬”,八篇文章涵盖商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行政法、刑事诉讼法等领域,对当下法制建设的具体内容和实施作了较有创见和实践意义的讨论。最末版块“书评随笔”,三篇文章对学术前辈或同行的思想、作品进行了颇具理论深度的阐释。

时光继续匆匆,岁月难缓脚步,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走过了三十又一年,《法原》也在全院老师、同学的大力支持及前辈的辛勤积淀之下,迎来了总第二十五期的付梓。评估一所法学院优劣的关键指标,在于其学术水平的高下,而法学院所办之学术刊物,又是体现学术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期《法原》力求在继承过往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能够有所发扬与创新,愿我们的努力能不负这份职责和信任。

 

XX 庚寅年火把节于大凉山墨香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