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婚姻法作业。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都说时间是抚平创伤的良药,可是,一向以豪放著称的词人苏轼却用几滴侠骨柔情泪为我们讲述了另一个事实——时间也是浸浓感情的溶剂。
带着对东坡先生的深深敬意,也怀揣去更深切体会东坡先生感人爱情的心愿,年初寒假,我随父母前往先生故乡四川省眉山市,并只身参观了先生及父兄故居三苏祠。2月14,正是情人节,独自在东坡先生故居漫步,这是一种怎样的命运巧合?第一次读先生的词是那首著名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第一次感到先生的词闯入自己灵魂的词是那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然而第一次被深深打动的却是这首“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如此深情,魂牵梦绕,十年如斯,万年如斯!倘若爱妻王弗地下有知也必定“唯有泪千行”吧?
记得高中语文老师曾让我们讨论生离与死别哪一个更加让人心痛。“生离”的例子自然是东坡先生,“死离”的动人故事来自另一位宋代文学家陆游。放翁先生与妻唐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结婚以后更是举案齐眉、相濡以沫,可连上天也嫉妒他们的深情,封建的强权硬是把他们活生生撕开,《孔雀东南飞》的悲歌在人间一次次上演。不是爱得不深,也不是庸人所言之懦弱,“向封建势力低头”,“恨!恨!恨!”、“错!错!错!”,两首《钗头凤》的咏叹调道出了多少命运的无奈哀叹!回想当时,年少的我虽涉世尚浅,但也确实流下了不少清泪呀,谁言“少年不识愁滋味”?
生离、死别,试问谁更心痛?这种寻问的本身就已够让人心痛了。但可悲的是,现代的人们好像已体会不到这种心痛,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被无数流行歌、泡沫剧轻松重复,不知是人们真的麻木了还是这些麻木了人们。不能说把爱情与物欲、情欲联系在一起有多大不妥,但如果当大多数人都如此“现实”,爱情少了她中间最珍贵的那份价值时,不是太可悲了么?傅佩荣先生把人生定义为身、心、灵三部分构成的整体,身和心不必解释,灵是弗伊洛德所言人类之潜意识,是我们理智和智慧不能触及的,爱情就属于这部分。爱情本身应该是不计后果的,这是与婚姻所不同的,婚姻包含了太多的后果与责任,而纯粹的爱情是没有这些的。因此,太多的婚姻与爱情没有关系或关系很小;因此,太多的人做出了别人无法理解的“傻事”;因此,“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因此,“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因此,爱情是不风流的!她源于人类之灵,也是身、心、灵三者的融合,是不计后果,是和生命联系在一起并愿意用生命来呵护的珍宝,是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可以得到或是付出的。因此,我赞同孔庆东先生的观点,韦小宝是可悲的,别以为能娶到七个娇妻就可谓“情圣”,试问,哪一个老婆是与他有真正爱情的?他成长于中国古代市井文化最丰富的青楼,在他脑中没有爱情,女人只是他的财产,可以说虽然他不是身体上的太监却是爱情上的太监。相反,金庸小说中绝情绝义的公孙止、裘千尺却是至情至爱之人,倘若不是当年爱得深刻,又怎得后来的至恨至痛,“一跃百余尺,一对生死冤家化成一团肉泥,你身中有我,我身中有你,再也分拆不开”?也因此,周国平说爱的反义词不是恨,不懂得爱的人不懂得恨,冷漠才是爱与恨共同的反义词。
面对爱情,让我们还是怀揣一颗澄澈的心吧!诗人吟诵爱情,歌者感慨爱情;有的人把爱情和婚姻完美结合,也有人以一夜情嘲讽也祭奠昔日,还有人明知不可能却甘愿独自等待,不计守望的距离。我呢?我又如何选择?是做裴多菲笔下的激流还是徐志摩诗中的雪花?
目送过往,诗人已远去,浪漫的故事还在继续……独自莫凭栏,剪不断,理还乱,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