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地理风光,聆听地理故事(97)
(2022-11-22 21:57:14)
标签:
旅游 |
分类: 游记 |
欣赏地理风光,聆听地理故事(97)
——从元朝把汉中划归陕西行省管辖说起
汉中是四川的门户,也是蜀道的中继站。从关中穿越秦岭至汉中,再从汉中穿越大巴山至成都,是中原通往四川最为重要的通道。但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还没有哪一支军队能从汉中入川的。公元1227年,不可一世的蒙古铁骑为了消灭川军的抵抗,从汉中进不去,只得过草地,翻雪山,绕道云南大理后再取四川。故此元朝统一中国后,为防止四川利用“四塞之地”进行割据,遂把汉中划归陕西行省管辖。元朝的这种做法,在行政区划上就叫做“犬牙相入”。在中国的行政区划上,自古以来就有两个基本原则,一个是“山川形便”,一个是“犬牙相入”。“山川形便”很好理解,就是以山脉、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划分行政区域。比如湖南湖北,山东山西,陕西山西,都是因循山川之便划分的。这样划分的好处,就在于有利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这方面,堪称典范的就是江西,自西汉至今2000多年来,江西的行政区域基本没有改变。不过,对于中央集权来说,山川形便的弊端就在于,一带出现割据,有山川这种天然屏障将使得其难以收复。比较典型的就是“表里山河”的山西和“四塞之地”的巴蜀。历史上山西一旦割据,为啥难以收复,道理就在于此。对于四川,自古就有“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之说。所以,历代统治者也特别重视“犬牙相入”原则的运用。比如隋朝把江都郡改为地跨长江南北,唐朝把陕州(今三门峡市)改为地跨黄河两岸;宋朝的河南府领黄河以北的河清县;元朝把入蜀门户汉中划归为陕西;清朝把入藏门户西康划归为四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