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欣赏地理风光,聆听地理故事(75)

(2022-09-18 07:38:16)
标签:

旅游

分类: 游记

欣赏地理风光,聆听地理故事(75

        ——走进“辽西走廊”

 

在中国历史上,大国的梦想和朝代的更迭,无不都是从两大走廊拉开序幕的。这两大走廊,一条是河西走廊,一条是辽西走廊。辽西走廊,它西起山海关,东至锦州,全长200公里,背山面海,地形险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战国时期,秦军攻占燕国都城蓟都(今北京)后,燕王喜利用辽西走廊的特殊位置,割据辽东数年。三国时期,曹操东征乌桓,凯旋归来途经辽西走廊时,即兴写下了《观沧海》的诗篇。明朝天启6年,努尔哈赤率军围攻宁远(今兴城),企图打通辽西走廊,明将袁崇焕借助坚固城防力挫后金,史称“宁远大捷”。此后,明清经过22年的反复争夺,崇祯15年,皇太极率大军在松锦一战重创明军主力,占领了辽西走廊。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割据,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张作霖以辽西走廊为依托,攻破山海关,长驱直入地进逼华北。1948年,历史再一次聚焦辽西走廊,辽沈战役打响后,我军集中兵力在塔山和葫芦岛一线阻击敌人,切断敌人关外与关内的联系,为锦州战役胜利奠定了基础。回眸历史,辽西走廊见证了多少王朝的兴衰,也孕育了多少能征惯战的悍将和治国能臣,是他们用纵横捭阖的才略,演出了一幕又一幕的历史活剧。辽西走廊不仅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民族文化融合之地。在这个狭窄的廊道里,一半是山一半是海,胡汉兼杂,民风民俗形态各异;一半农耕一半渔猎,守望相助,口音口味多元隽永。然而正是这种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千年古道,走出了太多的风云人物,比如耶律楚材,他高举文化之旗,安邦定国,兴儒重教,用毕生的心血浇灌在民族文化事业上,为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