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与远方在哪里?

(2021-03-31 17:31:55)
标签:

随感

分类: 随感

诗与远方在哪里?

                             ——学习苏东坡诗词有感

 

苏东坡的一生可谓是非常坎坷,极其艰辛。然而他无论走到哪里,总是以宽广的胸怀,把失意的生活过成诗意。单就这一点,历代的官员和文人墨客很难做得到。

在他被贬期间,没有吃的自己种,没有房子自己盖,不管遭受多少挫折,多少不公,依然微笑面对生活,从不怨天尤人。并且还对日常生活悉心研究,发明了“东坡肉”、“东坡饼”流传至今。

在泗洲乡村老农家吃饭,他曾留下“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的诗句。在他被贬黄州后,仍是“一蓑烟雨任平生”和“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洒脱。在惠州岭南的恶劣环境下,他是“此心安处是吾乡”和“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在渡海到海南儋州的路上,在几乎陷入绝境的情况下,他仍能无怨无悔地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俗话说:心随诗走,诗由心生。我觉得,苏东坡用诗词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当我们用敬畏之心和有趣的态度来对待生活时,生活就会变得美好,变得富有诗意。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喝白开水也能品出浮世的清欢,即使蜗居在最简陋的房子里也能参悟到生活的诗意。

最近几年,社会上一直流行着这样一句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为了寻找诗与远方,有的人干脆辞了职,去看外面的世界了;也有的人因为苦于走不出家门而悲伤成河。殊不知,千里追寻的诗意生活,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正如唐代某尼的诗中所云:“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杨绛先生说过:“望远处的是风景,看近处的才是人生”。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诗意不是风花雪月,真正的诗意也并不在远方,而是在繁华落尽后的平淡日子里,在生命回归本真的“不持有生活”方式里,在一日三餐柴米油盐的烟火气里。一句话,就是在我们的心中。只要有一颗热爱生活,敬畏生命之心,哪里都是万水千山,哪里都是诗与远方。

有句话说得好:人生为啥不快乐,只因未学苏东坡。要把平凡的生活过成诗意,就要像苏东坡那样,有“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情怀;有“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胸襟;有“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村野乞丐把酒言欢”的淡然。什么事想的开,放得下,不问明天,不念过去,执著当下。正如前年在海南时,一位80多岁的教授跟我所说:我的任务就是,睡好每一次觉,吃好每一顿饭,过好每一天,做无用的事,过有趣的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