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经验谈(驻马店二中袁卫国)
(2018-10-11 21:37:18)
标签:
育儿 |
分类: 育儿、家庭__博客张凯_unikran |
袁老师 (名师经验谈)
////////
叛逆期 教育
有家长问与叛逆期孩子的交流,1、你加班很累很烦,如果领导一直和你一起加班,是不是心里平衡一些。所以陪伴孩子是好选择。2、别说“你去给我干……去”,说“我帮你干.......”或者“我替你.......”或者“咱们一起.......”。
关于逆反期孩子,两个教育核心,一是态度正,这个要依靠引领,近期高考就是一个引导机会。当然也要严格要求。二是心气儿顺。这个首先是给孩子留一个发泄渠道,发发牢骚甚至小脾气不是坏事。其次找个参照人也不错,即比自己孩子更苦更累一点的,注意是一点儿的,别找高不可攀的。
////////
假学检测
一、父母有事临时离开家,不到半个小时,就放弃学习,是假学。二、父母一问啥都会,一考啥都不会,自己也不想办法。关键是老师在与不在,家长监督与否,差异较大,肯定是假学。
////////
昨天的语文作业和近期物理数学考试暴露了很多学生的学习问题。就是出工不出力,表面上,作业不缺,耗时不少,也没见玩,但是不认真,立足于学了而不是学会,只求心理平衡,不要学习效果。近几次考试都反映出来了。举两个例子,语文课我讲“沐浴在余晖中”,有个孩子沐浴两字不会写,当时不说,课下不查,晩上作业还不会,作业交上来这两个字空着,将近二十个小时就没想过把这个词弄清楚?例2:数学老师讲课说:“这个易错点,反复说过,还有人错”,为什么?课堂上,人在、眼在、耳朵在、心不在,不认真不谨慎。例3:昨天语文家庭作业,默写一首古诗,只有40字,徙写成徒,无相识写成不相识,类似错误达到近30人。抄书抄错,看着“无相识”嘴里读着“不相识”,问题很严重了。
不认真的背后是什么?一是长期的不良习惯。二是思想的懒惰。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都要重视起来,别被安定和谐的假象所蒙蔽。
成绩才是硬道理,看着形势一片大好,其实暗潮汹涌。我们要盯紧,查作业要细一些,不能盲目相信孩子,关键的八年级分水岭,别把孩子分到山的那一边去了。最后一句,我们的随意、想当然、放松要求是对孩子不认真的一种纵容。我们都应重视、反思、采取果断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我和任课老师说说,难点和易错点多强调几遍,尽量写到黑板上。
给孩子买一套书《时文选萃》,思想性和文学性都不错。理由:1、开学一个多月了,孩子开始倦怠了,需要一些正能量和支持顶下去的理由,书中的一些文章(第二辑),雪中送炭。2、孩子智商要发展、情商要发展、思维力要发展、对社会的认知也要发展,开卷有益。3、每天脑子里全是语数英物,书呆子也不好,舒缓一下。4、从考试角度,题越来越活,涉猎面应拓宽。5、书确实是好书。
前一篇:面对不良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