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泰的岩溪镇和珪后村

标签:
文化旅游 |
长泰离厦门不远,但是除了天成山和天柱山,长泰的其他地方我基本没有去过。这次选择长泰的岩溪镇和珪后村,来个厦门周边一日游。
从梧村汽车站坐车到长泰,走出长泰汽车站,门口就有公交车到岩溪镇(还有经过珪后村的班车比较少,车站有时刻表)。我们坐的是到岩溪工业区的公交车,过了岩溪镇要和司机提醒珪后村下车,因为后面的公交车报站有点乱。看到横跨公路的旧水渠,这里已经是珪后村尾了。
珪后村是叶姓人家聚集的村落,成村已经有600多年了。沿着村口走进来,最先看到的是升厝。升厝为典型闽南古建,是由叶姓富商建于乾隆年间,又名积庆堂,大厝建筑面积达6千平,由主房和南北厢房组成,主房三进四落,南厢为宝斗,北厢为学堂,里面还有习武学习场所。
升厝不远有赠公祠,是雍正年间纪念叶容川所建的。叶容川是明代人氏,他竭尽家资,救灾济贫,有一块石碑记载事迹。建筑为二落一进悬山顶燕尾脊屋面。
在荷花池和古樟树对面是追远堂,为珪塘叶氏祖祠。明清以来这里出了30多位进士、举人和贡生,人杰地灵。身边的棣芬堂有介绍珪后村的叶氏名人。追远堂元宵点灯的习俗流传已久,从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九,祠堂挂满各式各样的灯。一般由资格挂灯的有这一年生儿生女的、这一年学业有成的、还有就是村里选出五好家庭。
普济岩又名珪塘大庵,院始于唐代就有了,历代都有修缮,也是典型的闽南庙宇建筑风格,二落一进硬山顶燕尾脊屋面,它除了供奉释迦佛尼也供奉着南宋的文天祥、陆秀夫和张世杰三位忠臣,在国内比较少见。至于为什么这里会供奉他们,据说叶氏先祖也是在抗元牺牲的。英雄相惜,自然后人敬仰。普济岩的水下操也是这里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农历正月十七十八,村民会抬着忠臣陆秀夫的神像下池塘,他们左右晃动着神像,甩直神像长长的胡须。为什么只抬陆秀夫的神像下水,估计和三人之中他是投海自尽的有关。
楼仔厝也是珪后村一座很有特点的老厝。它建于康熙年间,楼主人和当时宠臣李光地联姻,成为当地望族。古厝吸收苏州园林的一些建筑风格,在后面有花园果园。
珪后村近代最有名的人物,也是争议性最大的人物就是叶文龙,他民国时代一个小军阀,割据统治长泰十几年。他苛捐杂税,酷典治理,但是他也发展交通,注重教育,最后1941年被政府部队缴灭。珪后村的叶文龙旧居是村里保存最好的建筑群之一。旧居当地人都叫三落大厝,是闽南红砖大厝,它坐北朝南东西走向,长60米,深38米,占地总面积4500平,有30个房间8个厅7个天井,至今叶家后人居住。
从珪后村穿小巷子半个小时就可以走到岩溪镇,这里有条骑楼老街全长不过200米,也是当年叶文龙统治长泰致力建造的。今天的老街已经从镇中心脱离静静的呆在镇的一角,原来繁华的店铺基本都已经关门歇业了,二楼的房间或破损或倒塌,都已经的人去楼空了,整个骑楼感觉败落。唯一一座三层楼的骑楼,介绍曾经是叶文龙的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