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好陪我睡一觉,天亮就和好了

(2016-08-31 09:09:32)
标签:

情感

婚姻

夫妻

咨询

吵架

分类: 情感·专栏

只是如果夫妻吵架不能当下解决,而是习惯搞冷战,问题不但得不到解决,更会把问题越搞越糟糕。 
文/玫瑰格格

好好陪我睡一觉,天亮就和好了


 1、 

刚才收到好友LULU的微信语音留言:“亲爱的,我家老公上周离家出走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出走的原因是我生日那天既然很意外地收到一位男同事送来的花,我把这事告诉老公,没想到他一听大发雷霆,马上破门而出……” 

我问LULU,为什么她老公会骂她,还会离家出走呢?因为鲜花不是她自己要别人送的,而是男同事自己要送的啊。她说,因为从男同事送花这个举动看,她老公怀疑她平时在办公室喜欢和男同事勾搭,才会招惹莫名的婚外桃花啊。而且她老公性格比较传统,根本接受不了老婆会有这样的奇葩事发生。 我一听才知道她老公离家出走的根本原因在于怀疑老婆婚外有不轨行为,并非仅仅因为一束鲜花惹的祸。 

我再问她:“你老公生气的时候,你是如何解释的呢?” 她回答:“我矢口否认和那个男同事有任何染指啊,我跟他解释完全是男同事一人有意,她绝无二心。” 可是,无论她如何解释她老公始终不相信,始终认为她和男同事之间关系暧昧,所以一气之下离家出走,手机也一直处于关机状态。 听Lulu说,她老公经常吵架生气都搞冷暴力,动不动就是三天两头不回家,搞得她一个人呆在家里担惊受怕。 

很多夫妻吵架是不是也和LULU这一对小两口一样,因为某一件家庭琐事吵架斗嘴,闹得鸡飞狗跳,闹得离家出走搞冷战? 只是如果夫妻吵架不能当下解决,而是习惯搞冷战,问题不但得不到解决,更会把问题越搞越糟糕。 

2、 

去年有一天,我还请了半天假没有去上班办私事,回家的时候发现钥匙忘在公司了,当时公司离下班还有2个小时,我因为害怕回公司拿钥匙会招领导和同事非议,所以打了个电话给老公说我忘了钥匙在公司,在家门口等他回家,叮嘱他下完班马上回家。 

电话那头老公明明说的是:“好,好,好!” 谁知老公下车到家门口的那一瞬间,脸部表情乌云密布,看见我就立刻倾盆大雨,一阵愤怒。 我问他:“咋了?” 他说:“你真笨,你回来那么早不知道回公司去拿钥匙的啊,我怎么娶了一个你这样愚蠢的老婆啊!?” 

面对他劈头盖脸的谩骂,我使劲力气解释,说:“我不是没有想到,而是害怕领导同事说闲话……” 他来一句:“那你在电话里没有说清楚啊!” 我说我也没有办法啊,因为手机没有电了啊。 …… 就这样我一句他一句,吵个不停,回到家我做饭烧菜时听他还在责怪我,我忍无可忍把一桶油狠狠丢到地上,表示他再骂下去,我就不跟他过了。 他见形势不妙,作了适当妥协,称之所以会骂下去是因为我始终没有认错。 

切,不就是一个低头认错么? 用得着跟我较劲么,为了这么点芝麻小事,值得么? 于是我马上拨了老爸电话,称我们的婚姻经常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估计挺不住就要挂了! 经老爸协调一个晚上,我和老公双方都向对方作出了适当妥协,问题得到了及时的处理和解决。 

晚上,我躺在老公身边又说了许多枕边情话,他胳膊抱着我,睡了一觉,第二天天亮的那一刻,我们又是恩恩爱爱的夫妻。 据说,很多人的婚姻都死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面,夫妻之间为一些芝麻小事争吵不休,有的玩冷战,有的最终还因此导火线离婚。 

3、 

小时候,我在老家的时候也经常看父母吵架,他们有时候一吵就一整晚,但是每次第二天早上起来就若无其事,和好如初。 

记得我出嫁之前父亲对我说过一句话:“夫妻吵架不能留隔夜仇。” 

所以,每次因为婚姻中的小事和老公争吵的时候,我就喜欢扮演一只灭火器,恨不得马上把火扑灭,不管用尽什么手段和方式,绝对不会不去正面问题,选择逃避或者搞冷战。 

夫妻吵架的时候如果一方态势汹涌,一方就要懂得适当冷静克制,采取一些巧妙的手段缓解矛盾,而不是一味争吵不休或者搞冷战。 

天下不吵架的夫妻确实很少,大多数人的婚姻都在吵吵闹闹中度过一辈子,可是每一次吵架都是因为有些问题导致的矛盾。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这个问题的根源,协调磨合双方的思维和做事的方式,为以后婚姻的和谐相处奠定扎实的基础。 

结婚这些年,我不喜欢玩冷战,老公也不喜欢,因为生活已经很不容易,问题搁久了我们都怕发霉,害怕彻底摧毁婚姻。 

所以,斗完嘴就对他说一句:“好好陪我睡一觉,相信天亮就和好了!”

此文为看点(玫瑰格格)原创内容,特此声明

 喜欢格格可以添加微信公号:kissrose530 
进一步勾搭啊!
好好陪我睡一觉,天亮就和好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