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的大太阳,把人烤的比红薯热,但黛玉一样忧伤的女子,内心时常却淋着阴暗的小雨,浇湿了明媚的欢乐和喜悦。这无关天气,只关心情。

安妮笔下的主角永远那么黑暗哀伤,难以快乐,时常还要阴郁爆发,面对灾难。小时候开始,我就像躲在黑暗角落里的野草,不想也不愿被人发现,因为害怕人群邪恶的目光。长大后,本身的我变得越来越明亮,但是内心却还是那习惯感受黑暗的那颗心。我想我就如先生所说,喜欢一个人庸人自扰,因为打小生活在衣食无忧的环境,所以如此任性地把烦恼塞进脑袋和心灵,侵蚀原本灿烂的光彩。
黑暗和光亮,两种极端的生活态度,带给人完全不同的命运。躲在黑暗中太长时间,慢慢走出来那是命定的自然,无需强制,无需逃脱。
一种态度的转变,仿佛天地间的转换。有人说,如果自己是太阳,万丈的光芒带给人间无限的温暖和能量,如果自己是黑夜,无尽的痛苦会侵吞一切生命的希望。
阿弥陀佛,无住相而布施,那是降伏其心最好的办法。反思,我为世界布施过什么?如果痛苦是因为布施不够,我愿意布施我所有的一切来交换忧伤的远离。
我曾经认为不去伤害别人就是善人,其实不然,真正的大善大德内心明净和宽容,不会计较人的过失和不德,全然付出自己的善举。
前世积攒的业力太重,今生要好好的偿还奉献。生活是一座曲折的大山,携带忧伤的包袱何以喘息还债。远方的天空白云朵朵,任忧伤随着风轻云淡去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