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一直有一只怪物在作祟,搞得人痛苦不堪,不得安宁。痛苦之身周而复始地沉睡,舒醒,作怪,直逼人气喘吁吁。假想没有痛苦,人身即得一身轻松自在,喜乐无忧。《心经》说,色异空,空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人的烦恼和痛苦皆是因缘和合而生,本性即是空。佛的般诺即为助人脱离苦海,抵达喜乐的彼岸。佛法般诺此生修得,善莫大焉。
http://images.quanjing.com/pns015/high/pnsexp402589.jpg 愿此生修得彼岸般诺" />
人一生最难放下两件事:一是烦恼,二是名利。
佛曰,万果之因且在心。心有什么,生活就有什么。如果心怀怨恨,人就活在怨恨之中,如果心贪婪,人就活在贪婪不乐之中,如果心存猜忌,人就活在充满猜忌之中不得其乐,可是如果心活在感恩慈悲之中,人就活在祥和喜乐之中。匆匆的生活里,我们可曾停下脚步仔细聆听内心发出的声音,听听我们的心在说什么,或贪或痴,或怨或恨。烦恼心所生,灭除烦恼重在修好养好我们的心。戒除贪嗔痴,安定心灵,潜修佛法的智慧,精进修行一颗慈悲怜悯心,能大肚容下天下难容之事,笑尽天下烦恼之事,方能慢慢修得自度度人,自觉觉人之境界。
睽睽众生,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又在追求什么。许多现代人苦苦追命逐利,消耗了一生也没有交换来花朵一样的笑容和舒坦。滚滚红尘,凡夫俗子总爱与他人比较,攀比,仿佛唯有如此才能找到自我的价值和优越带来的喜悦。这样的话,人就背上名和利的包袱,活得辛苦劳累,心也难得快乐。我们是谁呢?为了谁而活?我们即是上帝所造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个体都有其价值,无论大小都可以绽放光芒。如果非要与他人较个高低,总归落个或傲或卑的结果。我们活在与他人同在的世界,但是我们只为自己而活,而不是为了他人眼中的自己而活。他人的目光全在身外,我们只需关注自己的心究竟需要什么,然后去追寻生命真正的价值。若能抛开名利,人身定然自在。
人生处处有禅,放下未名的烦恼,抛离外在的名利,乐活生命的每一天,每一分钟,如是而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