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果宁大师在“心归何处”讲坛上,说到一个故事。有一天,两兄弟下山化缘过河的时候,遇到一个不敢过河的女孩,善念驱使大师兄立即背上女孩一起过河,过完之后就放下女孩轻松上路。他这一提,一放,提起了男子助人的责任,又洒脱放下了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人生未尝不如此,慢慢岁月长河中,贵在提得起,放得下,乐布施,这亦是人生快乐之道。
现代为何又很多人活得很不快乐?因为放不下,心中有挂碍,有执念。很多人喜欢活在过去里,回忆中,痛苦、遗憾、自责至无法自拔,也有很多人喜欢整日畅想和忧惧未来,或在虚无的自我,与真实世界相隔离。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一串时间的概念,唯有现在有生命,有转机,不论过多停留于过去或未来,纯粹是耗费无意义的生命能量,对生命本身丝毫无价值。弥勒菩萨开怀大笑的样子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之所以能够带给人温暖快乐的感觉,正在于他心灵的坦荡和谐,安然处在当下的时光,不念过往,不惧未来。
放下谈何容易?一段情缘,一桩难了的仇恨,都能让人愁肠百结,消耗多年的精气,为人生铺上浓重的阴影。可是,如果不能放下,背负包袱生活又何以快乐?难解的情缘也好,失败的落寞也好,消失的名利也好,都如岁月河里的泥沙,终将被时光冲刷得面目全非。本该属于过去的,本该被时光所遗忘的,就干脆利落地把它们从当下的生命体中裁剪出来,丢弃吧!如果房间里每天盛满的垃圾不及时倒掉,只能给空间带来脏乱臭。心中铺满的挂碍不也如此么?很多的点滴挂碍都形同垃圾,多余,负面,必须及时排解出体外,防止它们的干扰和破坏。“智者无为,愚人自缚”。放下,是智者的选择,是气量的决断,是胸襟的旷达,只有庸人喜欢寻找借口,纠结挂碍,不得解脱。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人倘若乐于布施,广结善缘,也能积淀福报,收获人生喜乐。当下社会,很多人早已被世俗熏染得自私,功利,贪婪,嫉妒,布施他人显得弥足珍贵。什么是真正的“善”,就是让他人得到好处。如果我们都能怀揣一颗善心,遇人有难,拔刀相助,生命冻结的冰霜自会溶解。
加载中,请稍候......